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合作伙伴
    文艺生活 作者:薪越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合作伙伴

    四月初,林子轩来到了香江。

    这时候从内地前往香江并不容易,要办理通关证件,粤省本地人会方便一些,其他省份的人还要到派出所申请,进行身份审查。

    林子轩有金像奖的邀请函,理由充分,早就办好了相关手续。

    刘晓青和姜闻是演艺明星,想找理由很容易,刘晓青是去香江一家杂志社拍封面照片,姜闻则是参加一个电影研讨活动。

    三人在中环的一家酒店住下,这家酒店靠近香江的兰桂坊,那里有不少酒吧和中高档餐厅,是一个很适合谈事情的地方。

    刘晓青打电话邀约投资商。

    在香江电影圈,除了那些实力雄厚的大电影公司,以及依附大电影公司的小影视公司外,还有一些较为自由的投资商。

    这些人要么是圈外人,手里有资金,认识电影圈的朋友,对投资电影感兴趣。

    要么是圈内人,懂得行情,遇到看好的片子就投资,这种操作方式比大电影公司要灵活。

    在香江,拍摄小众的文艺电影一般都会找这样的投资商,主要是那些大电影公司拍的都是商业片,香江电影就是商业片的天下。

    《阳光灿烂的日子》的定位是文艺片,即便他们自己说是商业片也要有人相信才行。

    刘晓青打了几通电话,和投资商约好了见面时间,三人吃过饭,各自休息。

    此时离金像奖的颁奖典礼还有五天的时间,林子轩不急着和杜奇峰那些人联系,他来之前就打电话问过了,给他邀请函只是出于礼貌。

    《阿郎的故事》在这一届金像奖上得奖的呼声很高,杜奇峰也因此跻身香江名导的行列。

    影片获得成功后,电影公司想起了林子轩,在电影入围金像奖的时候把他的名字和剧组其他成员一起报了上去,这样金像奖的主办方才给林子轩了邀请函。

    林子轩对此并不意外,双方本来就是一场生意,没什么交情可言。

    他这次来香江主要的目的还是拉投资,能拉多少投资就是多少,剩下的回去再说,内地的市场放开了,筹集资金要比以前容易许多。

    当然,这是指一两百万的投资,再多的话就不容易了,这时候在内地拍摄一部电影基本上就是两百万左右。

    第二天,刘晓青先去忙工作,给一家娱乐杂志拍封面。

    林子轩和姜闻在酒店里琢磨着怎么忽悠投资商,研究香江的投资商对什么感兴趣,两人看着香江当地的报纸,随意的聊着。

    “过几年就要回归了,他们应该对内地的政策有兴趣。”林子轩猜想道。

    “不一定,我觉得这帮人喜欢八卦,你看香江卖的最好的都是八卦杂志,咱们聊点京城圈子里的事儿,糊弄他们。”姜闻提议道。

    “是聊真的还是假的?”林子轩询问道。

    在京城,老百姓侃大山是一项喜闻乐见的活动,上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下到身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能聊上半天,其实没有多少真话。

    而且,京城的百姓因为生活在皇城根,特爱聊国家大事,好像自己知道什么惊天秘闻一样,能把外地人说的一愣一愣的。

    实际上,那都是瞎忽悠呢,要是真的秘闻,还能让他在胡同口瞎白活啊!

    “聊真的干嘛,咱们说点他们想听的呗,就说京城演艺圈的事儿,你是写小说的,接下来是你的活了。”姜闻不负责任的说道。

    “那这样,这个圈子以你们大院子弟为主,你们的出身在那儿摆着呢,有神秘感,肯定能唬住他们,这就是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包括各大电影厂、电视制作单位、电视台等等,都有咱们的关系。”林子轩接着说道。

    “过了,太过了,说的好像咱们能手眼通天一样,那样的话咱们还跑这来找投资啊。”姜闻摇头道。

    “咱们还年轻,属于边缘人物,还没混进核心层,只能出来跑投资了。”林子轩补充道。

    “这样也行,不过也不能太边缘,不然容易被人看轻,怎么着也是有前途能上进的那种,要有光明的未来。”姜闻玩笑道。

    两人在酒店里瞎侃,等着刘晓青回来。

    到了晚上,三人在兰桂坊的一家餐厅里见到了第一位投资商,是位香江富商,看模样就不差钱,富贵逼人。

    吃饭的时候大家随意的聊着,吃完饭到一旁的酒吧里谈事情。

    原本谈的不错,只是当这位富商听到一部文艺片要投资一百万美金的时候非常惊讶。

    这时候,一美金兑换港币是七块八,一百万美金就是七百八十万港币。

    在香江,一部文艺片的制作成本也就两三百万港币的样子,这相当于三部文艺片了。

    这么大的投资,这部电影至少要两千万票房以上才能收回成本。

    但就算在电影行业繁荣的香江,也极少有文艺片能达到这么高的票房,至于姜闻所说的欧洲市场,那更为不靠谱。

    除非是能在欧洲各大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才会卖个好价钱。

    姜闻是第一次执导电影,也没有出名的演员出演,怎么想都是一笔赔本的生意,香江人很精明,想从他们手里弄到钱可不容易。

    接下来的两天基本上是同样的状况。

    这些人愿意投资小成本电影,姜闻的这个项目风险太大,成功率太低。

    他们来到香江的第四天,刘晓青约到了一位以前合作过的制片人,叫做闻隽。

    还是兰桂坊的那间酒吧,四个人聊起了拍电影的事。

    闻隽替他们分析了目前香江影坛的形势,从嘉和谈到永胜,从独立制片谈到宝岛的资金,最后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很难找到投资商。

    投资商投资电影不是为了艺术,而是为了赚钱,所以他们愿意投资商业片。

    艺术片也能赚钱,前提是要是张亿谋那样的导演,巩莉那种国际知名的演员才行,《阳光灿烂的日子》不符合这个标准。

    一个新手导演带着一群没有名气的演员,就算是剧本再精彩也没办法获取投资商的信任。

    “其实,我们最想要合作的伙伴是你。”听了闻隽的分析,刘晓青真诚的说道。

    这句话刘晓青这几天说了不少次,每一次都是那么的诚恳,绝对称得上是华国演技最出色的女演员之一。(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合作伙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