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1章 新种子与水稻技术在大明推广
    第91章 新种子与水稻技术在大明推广
    大明洪武十三年夏五月,皇庄内,朱标看着那沃野数千亩的金黄稻穗,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心情。
    因为今天上午已经割了数十亩田,而根据反馈,平均亩产约有9石。
    朱云峰跟他说过,明代一石等于现代180斤,这就意味着他们的亩产达到了1620斤左右。
    而在他们这边成熟可以收割的时候,现代那边已经到了阳历六月,同样已经到了收割的季节,比他们还提前几天收。
    根据朱云峰的说法,他在镇上的五千亩地,亩产基本维持在1400-1500斤之间。
    这大大出乎了朱标的意料。
    毕竟朱云峰一开始可是跟他们说,常规水稻一季度亩产也就800斤左右,但现在不仅翻倍,甚至比后世产量还高,着实令人意外。
    不过如今朱标也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了,在与朱云峰的交谈当中,也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原因。
    之前在朱云峰之所以说亩产800斤,是他在网上查询到的资料。
    但后来才晓得,这是不科学的结果。
    真正从事种田行业的农业大户,在不用杂交水稻,而是高产常规水稻的情况下,基本上能达到亩产1200-1300斤。
    而很多亩产800斤的情况,是因为农民用的种子都是自留种,农药和化肥使用也不科学,甚至干脆就不怎么用农药,耕作手段也非常原始,造成产量相对低下。
    那些农业大户则完全不同。
    朱云峰后来在b站上搜过,有一些种田大户up主进行过科普。
    基本上只要进行科学管理,合理地进行农药化肥使用,买高产的水稻种子,规划田间管理,一季度亩产1100-1300斤之间还是轻轻松松。
    而朱云峰则是找了专业团队,不仅买了高产常规水稻,优选良种,并且农药、化肥以及田间管理都是严格按照科学标准进行,产量自然比那些b站种田大户门的有所提升。
    那为什么一样的操作,大明这边的亩产要比现代那边高呢?
    原因也很简单。
    朱标开垦的地是秦淮河边的冲积扇平原地,河边有不少淤泥修建的田亩。
    加之这边的气候和生长条件优于山里。
    古代化肥又没有滥用现象,地力没有被透支,以及古代害虫对现代农药没有抗性,一触就死等等因素。
    自然造成同样的操作,山里常年用化肥的田产量比不上河边淤泥地不用化肥的产量。
    所以朱标也明白。
    基本上可能也就前面几次产出会这么高,而且由于现代化肥不能供应全大明,因而这五千亩只能算是特例。
    等到将来推广到全大明的时候,没有了现代化肥,单独依靠土法炼制的农家肥,产量想要达到这个程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即便如此,朱标也已经十分满意了。
    毕竟在此之前,大明的单季度亩产最高也就500多斤,平均亩产往往在300-400斤左右。
    现在提升了4-5倍。
    哪怕后面降产量,从1620斤降到每亩800斤,那也比现在的大明高了一倍产出。
    以后再在北方推广红薯、土豆、玉米等应急粮食,还有其余蔬菜、辣椒、瓜果等产物,何愁大明的粮食不能丰沛起来?
    “你们觉得如何?”
    朱标站在田头,负手而立,身后有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
    更远的地方则乌压压有无数农民打扮的汉子。
    这些农民就是朱元璋从苏州、常州、湖州等太湖流域传统农业区找来的农业代表,一般是各乡里长、甲首。
    他们每个人再带几个人当作见证,过来的开支由朝廷负担,亲眼看看稻田的产量。
    此刻很多农民都站在田埂边,激动地摸索着那饱满的稻穗。
    站在朱标身边的老人在古代称为乡老,现在也是一个个目瞪口呆,激动不已。
    “殿下,这这这.”
    “亩产9石.亩产9石,老天爷啊,草民这辈子都没见过这盛世。”
    “以前倒也偶尔有过上好的田地亩产6-7石,但这亩产9石,而且还是那么多田全都亩产9石。”
    “殿下,我们那边的田也能如此吗?”
    周边乡老很多都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因为亩产9石,在他们眼中已经是神迹。
    朱标笑道:“这亩产9石已经是难得的事情,但你们若是好好耕种,亩产6-7石应当还是可以。”
    “殿下,为何只能产6-7石?”
    一个乡老忙问。
    朱标解释道:“因这田地是朝廷精心照料所致,你们想达到这点,相当不容易。不过好好按朝廷的旨意做,高产当无碍。”
    说罢他又道:“这些产出的种子,都会送往江浙,之后由农庄的田户们指导你们做。朝廷也会在那边开设肥料站,用于制作专门的肥料,由当地典农卫统一进行管理。”
    这是朱标考虑好的事情,下半年这些二代自留种要全部在太湖流域种植,现代化肥肯定无法大规模运输,那就只能自己自己做土法堆肥。
    不过农药倒是可以运不少来,因为农药是可以进行稀释的,以现代农药的威力,对付古代害虫轻轻松松。
    他打算在那边设立专门的典农卫进行管理。
    那些在皇庄培养好的有经验田户一律都授予典农卫小旗的职务,让他们带领当地农民进行规范化种植。
    这样目前产的5000亩水稻就能迅速在太湖流域生长壮大。
    等到三年左右,种了五六代,种子开始退化的时候,再让朱云峰那边运种子过来就行。
    如此长期下来,有了太湖流域的先进经验,自然也就能在整个南方推广水稻种植技术,大大提高粮食产量。
    “好好好。”
    周围乡老们听了连连点头,欣喜不已。
    这事对于大地主们来说或许不是好事,但对于中小地主以及普通自耕农来说,那就是天大的喜讯。
    毕竟大地主需要的是土地兼并,而中小地主和自耕农是没有资本大量进行兼并的,粮食产出越多对他们越有利,因此亲眼看到这盛况,没有人不会欣喜。
    至于大地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会不会搞事,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搞事老老实实听话最好,要是搞事的话。
    朱标眼眸闪烁过一缕寒芒。
    他爹可是朱元璋!
    当下,朱标下令,将这些水稻尽数收割。
    由皇庄农户重新进行筛选优质稻种,然后用麻袋装车,押赴苏州、常州、湖州等地,准备今年下半年种植。
    下午朱标回到了乾清宫。
    朱元璋正在书房办公,他现在批阅奏折,都是用水性笔,比毛笔方便很多,批阅速度也快。
    听到脚步声,朱元璋抬起头,平静中压抑了一抹激动道:“收割了?”
    “收割了。”
    “一亩多少?”
    “九石,比云峰那边还多一石左右。”
    朱标笑逐颜开道:“父亲,我大明的田,能亩产九石了。”
    朱元璋的笔尖一抖,差点刺在奏折上。
    好在水性笔不会滴墨,不然肯定要坏了这本奏折。
    “嗯,我知道了。”
    朱元璋脸上依旧保持着云淡风轻道:“意料之中的事情,那些乡民看了怎么说?”
    “一个个都很高兴,下半年都愿意在苏湖地区种植。”“嗯,这件事是重中之重,关乎到我大明将来的立国之本,你要放在心上。正好发布诏书,传告天下,告诉大家这个喜讯,内容由你来写吧。”
    “是。”
    朱标从书架上找来御折,写上诏书,随后按了玉玺,说道:“父亲,诏书写好了,我马上去发往通政司。”
    大明的通政司负责收发文书,以前都是通政司把文书送到中书省,中书省批阅后再交由皇帝,皇帝看了觉得没问题,再发至通政司来实施。
    如今没有了中书省,直接做决定的人就是皇帝了,基本上盖上了玉玺,诏书就可以发送出去。
    而现在的大明朝,也就只有两个人可以代替朱元璋发诏书。
    一个是马皇后,一个是朱标。
    只是马皇后轻易不会动用这个权力,甚至基本不会动用,要想达成她要做的事,只会以劝诫的方式让朱元璋帮忙。
    朱标以前则是没有这个权力,现在则可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老朱对大朱的认可。
    “嗯,去吧。”
    ~~
    朱元璋点点头。
    朱标就往通政司去了。
    看着儿子离去的背影,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自己的儿子长大了呀,做出了成绩。
    心里想着,他又看向书桌上朱标给他的那个笔记本。
    里面的内容就是朱标新政的内容。
    说句实话,朱元璋看完之后,并没有多大反感。
    因为这个新政没有推翻他的所有政策,只是进行了大幅度修改和补充,以防止出现纰漏。
    即便以后要取消里面某些政策,那也是很多年后的事情。
    当然。
    除了朝廷不供给藩王这一条让朱元璋颇有微词以外。
    毕竟儿子们都是他的心头肉。
    他这个做大哥的,怎么能如此薄待弟弟们?
    不过考虑到朱云峰说过,朝廷供应藩王的后遗症太大,让国库支出无度,最终也就只能妥协。
    反正国库支出是一回事,他私人赏赐又是另外一回事。
    朝廷不供应,他自己供应就是了。
    因而对于朱标的努力,朱元璋都看在眼里,对他的能力也是愈发地认可。
    或许,也确实要给他治理天下的权力了。
    老朱心想着。
    下午时分,通政司接到了诏书,随即迅速传遍天下。
    当然。
    所谓的天下其实就是发到各布政司衙门,由布政司衙门再通传至各府、县,在府城、县城以及各交通要道张贴榜文。
    明初时期识字率不高,加之南方地区宗族力量强大,想让皇权下乡难度还是太大了点。
    但老朱通过黄册、鱼鳞册以及在乡间任命里长、甲首等制度,对于控制乡村、监视地方还是很有帮助。
    一旦有外乡人经过,就会被这些里长、甲首监视。
    如果没有路引就完蛋了,会被抓起来。
    只是这样做造成了村子封闭,里长、甲首以及地方士绅权力很大。
    也算是加深了地方的排外性。
    很快。
    数日后,江浙地区各府、县迅速张贴榜文。
    湖州府,归安县,作为湖州府城之一,归安县与乌程县被运河分割。
    府城东西南北,河流众多,城内城外,俱是河流与湖泊。
    但也正是得益于水系发达,加上城外平原无数,造就了湖州沃野千里,也诞生了“苏湖熟,天下足”的美名。
    此刻城中府衙告示牌,以及各交通要道,衙役们纷纷贴上了榜文。
    爱看热闹的民众迅速围了上来。
    江南地区读书风气甚重,识字率高,立即就有人念道:“朝廷新制稻米优种,制育田肥料,亩产9石,昭告天下。不日将稻种运至江浙,广为推行。种植方法及稻种、肥料由典农军教导使用,各地百姓当悉心听从朝廷典农卫授学,以提高亩产。”
    “亩产9石?真的假的?”
    “朝廷都有公告了,想来应该是真的,而且我听说前段时间朝廷召很多乡里里长、甲首前往金陵观稻。”
    “我们村的甲首回来了,他们说这是真的,亲眼看到那沃野千里的皇庄,一亩多则10石,少则8石,大多都在9石左右。”
    “苍天保佑,若是能亩产9石,再也不用饿肚子了。”
    “得赶紧回去问问我们村的里长,朝廷的种子什么时候拨下来,这要是种了今年就不用愁了。”
    乡民们一时间有的震惊,有的狂喜,还有的连忙跑回去,要马上回村里去询问新的种子和肥料什么时候运过来。
    因为如今已经是五月底,正所谓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江南地区水稻种植采取的是两季稻,春夏一季,秋冬一季,眼下刚刚收了春粮,马上就要种秋粮,一刻都不能耽误。
    当下消息迅速广为传播。
    到了六月初,朝廷把新收割的粮食重新进行了优质筛选,将大批种子运往江南。
    要知道亩产1600斤,5000亩,光种子就有800万斤。
    而通过专家技术团队的操作,每亩要用种子约4斤,也就是5000亩产出,能种200万亩地。
    当然。
    肯定要优选优种,把个大饱满的稻种挑出来留作种子,小一点的稻种就吃掉,并且打乱种植,不能同一亩地的种子留下来再种一亩,以此交替繁衍。
    最后经过筛选,留了一半种子发往江南。
    但即便如此也是狼多肉少。
    宋代开始,太湖地区就已经开发出了上千万亩土地,到明朝时期土地更多。
    这里水系发达,浇灌不缺水,以至于粮食产量丰厚。
    现有的种子只能满足100万亩。
    朝廷典农卫随即于六月份勘探土地,最终确定在无锡、吴县、宜兴、长兴、归安、吴江等太湖沿岸县城选出优质田地进行耕种。
    同时他们在这里建立化肥站,由吴王殿下成立的化肥商行经营,在当地收购粪便、腐叶、骨粉、石灰进行土法堆肥,产出的肥料用麻袋装着送往各地种植的新田。
    一时间苏湖地区热火朝天,在亩产1600斤的刺激下,到了七月份,大量水稻开始种植,从育种开始,这些都是以前农民们从未接触到的新知识。
    唯一的问题就是闷苗没法进行。
    因为闷苗需要大量的塑料薄膜,大明皇庄五千亩朱云峰还能提供,但这100万亩就实在没办法了,因而只能省去这个步骤。
    但即便如此,多了其余步骤以及各类田间管理,也能大大提升产量,造福一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