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七九章 登基大典(三)
    四天的时间一晃就过,而经过了紧张而忙碌的彩排之后,李永吉终于迎来了自己的登基大典。
    登基大典的所在地,正是现代社会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的留园,当然现在还不叫这个,过去是叫寒碧庄,但现在既然成了皇宫,就改了名字,叫永华宫。
    说起永华宫这个名字,其实一开始很多人还反对,说这个名字不大气啊,俗气啊,不适宜当皇帝行宫啊之类的,李永吉刚开始还听的挺好,毕竟他本来就是随便起个名字抛砖引玉,后来一下不耐烦,干脆就定这个了。
    留园,不对,永华宫附近曾经遭受过大火,不过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修缮,已经把废墟清理干净,并顺势开辟出了大片空地,虽然还没有进行路面硬化,但这里本来就是打算做一个广场的。
    既然新的庄园叫永华宫,那前面的空地,或者说未来的广场,自然就叫做永华广场了。
    根据规划,永华广场东西宽500米,南北长800米,总面积40万平方米。
    目前来说,整个广场还没有进行路面硬化,也就是没有铺设水泥或者石板之类的,还是一片硬土地面,甚至很多地方还长满了草,只是在之前匆忙处理过而已,总起来看还是比较寒酸的。实际上,李永吉原本就打算把这里建成广场的,也就是说,他打算把寒碧庄搞成好像白宫那样的政府办公场所。然后跟前是政府广场,农场绿草地,还有康乐设施。以后方便集会啊,市民游玩啊之类的。
    至于面积,这倒不是李永吉学后世的*广场,实在是附近被烧毁的空地差不多就这么大,实际上还略大一点,为了凑个整数,才变成500米*800米这样的面积。
    虽然永华广场面积不小。但毕竟还是一片匆忙平整过的荒地,所以尽管登基仪式主要是在永华宫里面。单位了好看,还是在广场做一些应急性的装饰。
    所谓应急性的装饰,就是简单的撒黄土,让地面看起来干燥一点。平整一点,然后再在宫门前搞三百米长的红地毯,这样也就差不多了。
    而在进宫之前,地毯两边会各站一排穿新款军服,扛镀铬版1860式大盖步枪的禁卫军。
    这批所谓的禁卫军并非从现役部队中挑选,而是临时征召的仪仗队,特点就是全部人高马大,平均身高超过一米七五,形象很好。总数只有两千人。也就是说,这些人不过是人架子,他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穿好衣服扛好枪,戴上墨镜跟黑面罩,然后跟蜡像人一样站在一边一动不动的唬人玩。
    同时呢,因为这些人没太多训练,不可能一动不动很长时间,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进行一轮换岗,让他们在军鼓的伴奏下扛着枪齐步走一圈。这么做看似是进行更细致的巡逻,实际上是让他们松松筋骨,免得出丑。
    也就是说,这两千多临时征召的近卫兵,站岗十五分钟就要轮换一次,轮岗的士兵巡逻五分钟松松筋骨后,就下去休息十分钟,然后继续替换上一波人。
    因为这些“禁卫兵”都戴着墨镜跟面罩,着装一样,身高差不多,又在统一的号令下带着白手套齐步走,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这些人是外强中干,也根本不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少人。
    当然了,也有一些真正管用的禁卫军,那就是李永吉的警卫营。
    如今的警卫营已经全部特种部队化,大体分成了三个部分,分别是飞龙组,潜龙组以及护龙组。
    飞龙组跟潜龙组都是攻击性更强的特种部队,只不过一个擅长飞艇,一个擅长陆地,护龙组则是真正的保镖部队,是真正的贴身警卫。
    像这种场合,警卫营三个组自然是全部出动。
    其中飞龙组跟潜龙组各自占据附近所有的制高点,利用狙击步枪的瞄准镜以及望远镜,外加步话机,来严格监视各地的动态。
    至于护龙组,那就是扮成禁卫军的模样,一部分跟随在李永吉身边,一部分则提前把守住永华宫各处通道,以防备不测。
    潜龙组跟飞龙组不用说了,一水的现代武器,护龙组虽然表面扛着1860式大盖步枪,但身上都有两把usp手枪,且都是用子弹喂出来的神枪手,而且还穿着避弹衣,跟潜龙组与飞龙组也随时保持信息畅通,必要时刻完全可以应付一切危机。
    只是这些,李永吉的安全就已经足够得到保障了,而为了更加安全,登基大典当日,苏州城提前戒严,虽然不禁止老百姓出行,但永华宫以及外面的永华广场外面,全都是持枪警戒的守备部队以及警察部队。
    在永华广场警戒的守备部队中,虽然有超过三千名穿黑衣服的警察,但其实还是以李进宝的安保团为主。
    李进宝原来不过是安全保卫处的处长,以前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李家的产业跟人身安全,但因为李正祥跟李永昌的大力支持,特别是经费自己出之后,这个部队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扩编。
    一开始,李进宝带领的这个部队不过是扩编成一个营,再后来,就编成了一个5000人的加强团。
    保卫团的武器都是采购自李永吉这里的夏普斯步枪,另外还采购了不少左轮手枪以及掷弹筒,做到了人手一支夏普斯,两把左轮手枪,另外每二十人一具掷弹筒,且平均每人二辆自行车的规模。
    整个团的训练方法也是照搬精武军甲种部队,只不过训练强度没那么强,重武器也不多而已。
    这个安保团的扩编。不是为了争权夺利,在这一点上,李家可能因为人少。倒是十分团结,一切以李永吉为中心。
    所以,真实情况是,这支部队是李永昌为了方便镇压地方才设置的一支快速反应部队,有点类似武警部队,要知道一开始地方自己组建警察的时候,难免会出现问题。那么组建一支快速反应的打击力量,就很有必要了。
    毕竟。李永吉的精武军虽然强,但经常要四处调动,无法长期固守一处,这样一来。作为地方政府的核心就有些空虚。那么,为了震慑地方,安保处扩编成一个加强团的规模,也就很有必要了。
    在过去,安保团通常会留一个营在老宅,现在么,整个安保团全部出动,配合当地警察部队全面包围了永华广场,确保不让任何一个闲杂人等入内。
    当然。虽然老百姓进不去广场,但在广场外面看,甚至在高处参观还是可以的。
    为了照顾大家的好奇与热情。在广场周围的各处制高点,还提前设置了参观点,上面配上了观光望远镜,还有桌椅板凳,可以提供茶水饮食等。
    这种参观点的价格不菲,每一个位子都要提前预定。就这,还早就被抢光了。典礼开始前,一个普通位子的黄牛票都涨到了五十两银子。
    这还是明着的,实际上在暗处呢,军法处与情报处的特工,还有精武镖局的镖师,也都穿上便衣散布在各处,紧密的盯着各处动静,一有异动就会先吹哨子,然后抓人,总之务必保证登基大典的安全进行。
    上午八点钟,国内外受到邀请的各方名流就开始在严格的检视下,凭着请帖进入永华广场,然后中国人跟洋人各自分成两拨,分别在不同的地点停歇。
    来宾停歇点是在永华宫红地毯两边,也就是在站岗禁卫军的两边,其中东边是中国人,西边是洋人,寓意十分明显,特别说明,永华宫的南门就叫永安门,这也是红地毯铺设的地方,更是李永吉要路过的地方。
    根据流程,登基大典过程中,是朝臣来拜见皇帝,所以要先一步在内殿朝拜。
    在这期间,所有邀请的宾客不得入内,只能在外面等,等登基大典结束,成为皇帝的李永吉出现在宫门外的时候,他们才可以看一下所谓的庆祝仪式,然后再在邀请下进入宫殿,跟登基成皇帝的李永吉一起参加庆祝舞会,进行当面的祝贺。
    这跟西方有些不同,在西方是宾客与文武百官先在宫殿里面等,然后皇帝从外面进来,坐上王位,并宣布庆典开始,而这里则反过来,更突出了君权。
    时间继续向前推移,一直到八点半的时候,宫殿外面忽然响起一阵悠扬的钟声,这就是所谓的上朝钟。
    随着这阵钟声响起,早就等在外围的文武百官穿着崭新的礼服,文官武官各成一排,然后同时向永安门行去。
    所有的文官都穿着一样的衣服,都是宽袍大袖戴乌纱帽,武官则是穿着新型的铁灰色的,大衣款纳粹m32军装。
    当然,说纳粹m32军装不对,因为这只是借鉴了m32军装的样式,实际上有些不同,比如颜色,不是纯黑色,而是铁灰色,因此实际上是一种酒店保安服,只不过加了一些亮闪闪的肩章领章之类的东西,但都是梅标志。
    一边是戴着大盖帽,穿着大衣马靴还打着领带的现代派军人,明显带有欧洲风格,另外一边是宽袍大袖的古典风,这两个风格放在一起,怎么看怎么让人觉得怪异,完全不搭调。
    不过呢,这就是有权,任性,是李永吉执意要这么搞的。
    本来人家的策划不这样,武官也有一套相应的中国风礼服的,而且还是铠甲装,全部是唐朝的改版铠甲样式,不过李永吉嫌不好看,结果把之前准备换装,却没来得及用的m32式新军官服给他们用上了。
    顺便说一下,文官打头的自然是李永昌,武官打头的却不是王三武,也不是张威,更不是后起之秀俞鸿瑞,而是被任命为总参谋长的素素!
    当然。素素现在的名字已经恢复了原姓,不再跟着姓李,而是改叫殷素素。但不管如何,她以女人之身,且以李永吉奴婢的身份担当武官重臣的事情,也的确有些超乎世人的想象。
    实际上这件事李永昌等人早就知道,毕竟要进行彩排么。李永昌也劝过,可惜劝了一次不听之后,就不再劝了。因为他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根本就不是听人劝的主。多劝他反而惹人嫌。
    也就是李永吉在军中威望太高,总参谋长这个职位呢。很多人其实还搞不清楚到底干嘛用的,甚至有人以为是监军,加上大家也不想触怒李永吉,所以才一声不响的默认了这件事。
    另有一个。参加彩排的文武官员,其实都是凑数的,都是完全服从李永吉的,真的刺头早就剔除出这个队伍中去了,要不然彩排是干吗用的?
    总之,文武两排官员鱼贯从禁卫军组成的通道中,踏上了红地毯,然后进入永安门,直接进入了永华宫的大光明殿。这就是正式上朝的地方。
    文武百官进入大光明殿之后站好,然后一起弯腰高呼:“恭请吾皇!”
    紧接着,《故宫的记忆》背景音乐响起。穿着皇帝朝服,戴着皇帝冠冕的李永吉,在两名仕女的引导下,慢悠悠的从一侧走进来,一直走到龙椅上,一屁股坐下。
    这时候。一名侍卫站在一边,展开一份圣旨。开始中气十足的念起来。
    这就是开国诏书了,这里面大都是文言文,意思就是我替天行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如今顺应天意,登基为皇帝,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共创辉煌。
    还没完,说完这些后,就是宣布新的国号、年号、国旗、国歌等事情,说完了,才退在一边。
    紧接着,李永吉重新站起来,向前一挥手:“朕今日宣布,中华帝国,就此成立了!”
    李永吉这么一说完,所有大臣一起跪倒在地,高呼:“中华万岁,万岁,万万岁!吾皇万胜,万胜,万万胜!”
    没错,是中华万岁,没说皇帝万岁,只说吾皇万胜。
    这也是李永吉自己改的,他觉得叫自己万岁太扯淡了,叫国家更好一些,更能激发起人们的爱国心,至于自己么,万胜更好听一些。
    就这样,登基大典就算是礼成了,再接下来,李永吉当先走下龙椅,路过文武百官的通道之后,百官也自动的跟在后面,然后一直走出宫门。
    就在李永吉走出宫门的那一刻,礼炮开始鸣放三发礼炮,同时响起一阵激昂的铜号声。
    李永吉不管不顾,直接带领文武百官走到国旗杆下,然后站直了行注目礼。
    这时候,司仪官继续高吼:“中华帝国成立,升国旗,奏国歌!”
    紧接着,《歌唱祖国》的声音响起,然后所有文武百官一起用右手捂着心口唱国歌,那代表国旗的五星红旗呢,也就在歌声中缓缓升起。
    等五星红旗完全升上去,国歌也唱完之后,司仪官才继续大吼一声:“升旗仪式完毕,中华帝国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这么一喊,所有文武百官,还有除了禁卫之外的官兵,也都跟着高声呼喊万岁,同时呢,钟声开始敲响,要连续敲响六十下,代表天干地支,象征着天道循环的意思。
    本来呢,等钟声敲完,这个仪式就算是完了,接下来应该是邀请宾客的时间,但没想到随着钟声的响起,当中华帝国成立的消息散播开来后,周围的百姓也全都沸腾了,开始自发的跪地叩拜,并一边叩拜,一边高呼万岁。
    一开始,外面的声浪还有些杂乱,只是乌压压一片,但随着大家一波又一波的喊,到了第四波的时候,已经开始整齐划一的高喊万岁了。
    这种声浪就想辐射一样,继续向外辐射,很快的,整个苏州城几乎所有的老百姓都开始抛开一切,跑到街道上跪地高呼万岁,似乎不这样就不能抒发自己的感情,不这样就不能表达自己的忠心。
    一般的就罢了,但很多百姓明显都磕破头了,但就这样还在继续磕头高喊,估计这么下去,很多人都要喊哑了嗓子。
    所以说,这股高呼万岁的声浪不但没有减弱,而且还有越来越强的意思,简直就好像是山呼海啸一般,一波强似一波的传过来。
    这,自然是李永吉自己也没料到的,他根本没想到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威望,能让百姓感恩戴德成这样。
    李永吉平时深居简出,他当然不知道,他自从占领苏州,统治江南以来,虽然一开始很多政策让人摸不着头脑,但仔细一想,对老百姓的好处却是实实在在的,仅仅一年的时间,所有老百姓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地福的变化,比一年前的生活好了不知道多少,
    如果说生活跟经济的改善是根本,那么精武军的百战百胜则增强了自己的自豪感,并开始有了一种主人翁意识。至少对苏州人来说,他们已经把李永吉当作了自家人,也罢精武军当成自己的部队,如今李永吉在苏州登基称帝,这是多么光宗耀祖的一件事啊!
    “你听到了没有,他们的声音。”听着外面的山呼海啸一般的高呼声,已经被正式任命为驻中国公使的麦华陀,在外宾席上开始严肃的对身边的法国驻中国特使哥士耆道,“看来,我们今后真的要改变对中国的看法了,这个国家,已经跟过去不同了。”
    哥士耆神色复杂的点点头:“是啊,我同意,真的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们了。”
    “哎,真是奇怪。”麦华陀摇摇头,“我来中国也不短了,以前根本不是这样,怎么这才短短一年多,这个古老陈旧的帝国,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处处透着稀奇。果然,这神秘的东方帝国还真是让人看不透啊。”
    “看不透就看不透吧,这世上看不透的事情多了。”哥士耆耸了耸肩膀,“相比而言,我倒是更想知道,现在俄国人的脸色究竟会是怎么样的,再有就是,将来俄国人到底会不会跟中国人开战,这才是我最关心的,难道你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