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李世民:太子要搞一国两政?
按照正常的行政划分,高丽是要被切割成辽东道,平壤道两大块。
但李承乾上书的奏表里,却是把整个高丽,都划分成了辽东道。
在这方面,其实就已经体现出了李承乾的野心了。
这是要把整个高丽,都独占归于自己麾下。
而李世民之所以会同意,首先是因为太子已经实际上掌控了这些地方。
全面扫荡所有高丽贵族,这样的狠事,是李世民都没有想过的事情。
毕竟李家本身也是世家的一份子,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亦是联合世家。
中原的环境,也不存在说联合百姓扫荡世家这样的做法。
这就是皇帝与世家共治天下的来源。
可偏偏是李承乾这么做了。
这跟高丽贵族本来就站在大唐对立面有所关系,可寻常人哪里会想这么做,地方治理,不应该还是要靠贵族吗。
这样的行为,打破了千年以来,人们的认知。
李世民是有些心动的。
他忍受世家已久,皇帝的权力被分割,曾经不可一世的李世民,在对臣权方面妥协很多。
看到太子这般行事,心中暗爽。
尤其是五姓七望的动作,这使得李世民想要借太子之手,来对五姓七望形成彻底的压制。
在李世民的设想里,太子跟世家之间,应该是不分伯仲,两败俱伤,最后是他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加强中央集权,最后惩戒太子一番,大唐皇帝的位置,还是让自己这个嫡长子来干。
这是多么完美的事情。
可偏偏,太子的发展,超出了他的预计。
长安,太极宫后殿。
君臣议事。
房玄龄汇报着关于五姓七望的情况。
“太子于辽东道实行新政,该地方县城三分,增设州府都察院,司刑寺,依照六部制度,划分文武法三权。”
“三官之间,互不统帅,往上听神武宫太子教令。”
“按照太子的吩咐,县尉只听从最高刑部调令,县丞只听从大理寺调令,包括官员升迁事宜皆是如此。”
“县城之中,又增设数十官职,分管各项事务,对原本县令所管辖之事进行拆分。”
“由于大量官职新设,使得官员需求增大,如今新罗受太子所管辖,人员倍增,但凡前往辽东之学子,几乎九成皆可入仕途。”
说到这里,房玄龄微微一顿。
一句太子新政,让这个事情,变得上升到了政治博弈的层面。
一国两政,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太子野心,昭然若揭。
使得李世民不得不慎重对待了。
他是想让太子继承皇位,可想的是继承,不是让太子给夺走了。
太子这么做,有没有把他这个老子放在心里?
长孙无忌疑惑道:“太子增设如此之多的官员,岂非是每年俸禄都是个大数目,这般下去,如旧长久?”
官员俸禄可不是个小数,大唐官员七千余,对于朝廷也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了。
房玄龄闻言,看了眼魏征,而后道:“太子消减了六品往上官员的俸禄,尤其是田产赏赐,几乎尽皆消减,所有田产,尽归于神武宫,只是加大了米钱供给。”
“譬如县令原有之俸禄,几乎减半,然门房之俸禄,却又归于公廨支出。”
县令的门房,这就跟后世的秘书差不多,在此前,门房的俸禄开支,都是县令这边自己给的。
但是现在,太子不仅把门房包含在内,包括公廨的食堂厨子,都全部纳入公廨,不再由县令独自承担。
看似县令的俸禄被削减,实则县令只要管自己跟家人,其他的开支全部都算在了公廨上。
这么算下来,俸禄也不能说低了。
加上权力被分走后,真正要管辖的政务也大大减少,也没有之前那么累了。
简单来说,曾经的县令如果不贪,很难过上好日子。
当个清官,只能是两袖清风。
现在的县令不贪,却可以自给自足。
魏征的眉头皱了皱,又舒展开,又皱了皱。
褚遂良有些坐立不安之感,总觉得太子这块,有些针对他的意思。
李世民手持文书,认真的看着。
这文书上的内容,就是关于太子对官员的改制增设,包含官员俸禄具体的各方面章程,规制。
是李道宗送来的。
李世民看得很认真,他也是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在政治制度这块,有着深厚的见解,否则也不会大力精简大唐官员,把大唐初发展成历朝历代官员最少的朝代。
从李世民的角度来看,是精简官员,一切简单处理,减少朝廷负担的同时,也让所有的政务责任变得简单清晰。
哪方面出了错,都可以很轻松的找到责任人。
但是太子如今,反其道而行之,大量增设官职,分化权力,这是跟李世民完全不同的道。
道不同,不相为谋啊。
李世民的眉头,下意识的紧皱一起。
房玄龄那边还在继续说着:“如今天下学子闻风而动,不通过科举便能轻易踏入仕途,引得大量读书人前往辽东谋取官职,使得辽东官员良莠不齐,然而太子那边,对此不闻不问。”
“尤其是世家子弟,更是纷纷成群结队的前往,长久如此,怕是易生事端。”
这件事,房玄龄本来是不想聊的,但现在不得不聊。
因为已经牵扯到了五姓七望的根本。
夫人的枕头风,还有自身这边跟世家的牵扯,让房玄龄也没有办法,只能把这件事拿出来说。
五姓七望是七个庞大的世家,这其中不仅是嫡系,更多的是旁支庶出。
在先前,旁支庶出想要当官,也是个很难的事情,首先是学问上要出众,还要有名声,再受到族内举荐。
因为李世民打压七大望族,这让从官的机会变得更少。
七大家也没有办法,只能是先由着嫡系子弟,再是到旁支庶出。
先前这样也是正常,可现在却因为太子的关系。
有些看不到机会,本身学问不算太高的旁支庶出,不顾及太子跟魏王的争端,跑到辽东毛遂自荐为官。原以为太子那边会有所排斥,谁知太子完全不在乎,只要有学问跟基础的功名,管你是哪家来的,直接任命。
这等消息传回中原之后,众多旁支庶出的子弟看到了出路,也不顾及主家了,纷纷往辽东跑。
世家的根基在于嫡系没错,可旁支庶出,亦是这棵大树枝繁叶茂的关键。
要是枝叶都凋零了,跑光了,这棵大树,还能看吗。
五姓七望原本以为,太子是会想在高丽哪样,对所有世家不分大小,进行审判。
谁没想到,这一招釜底抽薪,直接让五姓七望感觉到了危机。
对于家族的传统来说,嫡庶主次,是很关键的问题。
嫡系若不能压制庶出,反而是庶出高于嫡出,那怎么去区分嫡庶,家族岂非是要一团糟了。
要是庶出太过强势,指不定还要分家自立,再开族谱。
一两人,那叫家族荣耀。
若成了现状,主次不分,家族又怎么能团结传承。
这不仅是五姓七望,还有其他望族,也是如此。
俗话说得好,族望留原籍,家贫走四方。
现在都往外跑,家族如何能兴旺。
所以大世家都急了。
五姓七望,都顾不得魏王那边的事宜,只能通过各方面的人脉关系,推动朝廷这边,形成对太子的限制。
在这个事情,其实读书人并不多。
譬如大唐科举,每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学子,大约在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这都已经很是说明,李世民注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了。
可到了太子这里,只要有资格参加进士科的学子,去到辽东直接任命为官。
一招就是一两万人,等于是把大唐未来十余年学子参加科举的人数都给包圆了。
站在学子的角度,参加大唐科举,百人选一,十年苦读,最后大概率当不上官。
可到太子那边,直接跳过科举入仕。
傻子都应该知道,要怎么选吧。
即便是对自身有学问抱负的学子来说,太子那边百废待兴,各级官员空缺,上等官员更是能凭借本事上位。
只要有能力,连胜三级轻而易举。
这跟大唐不同,大唐这里勋贵贵胄太多,就算是干得好,当上面全是人,想上也得等别人下。
不是每个人都会盯着宰相这个位置的,即便是科举入仕的状元,同样还不是要熬资历。
曾经的大唐科举第一位状元孙伏伽,现在也才走到大理寺卿这个官职,从三品,距离宰相遥遥无期。
反观太子那边呢,据说去年还是九品的,今年已经升到七品了。
这才一年不到的时间呀,也就几个月,连升三品。
你说权力变小了。
可对于学子们来说,不入仕途,连官籍都不是,什么权力大小又有什么关系,能当官,有权,施展心中抱负,那不就行了。
哪怕是有状元及第之才的学子,现在都有些坐不住了。
要知道在大唐,进士及第,可不是说就能当大官。
一般来说,只会被授予从九品上的官职。
孙伏伽名气这么大,还是在大唐初官位缺乏的时候,也才是从五品上的刑部郎中。
后边进士及第的,一批批更小了。
相比起来,自然是更愿意去太子那边。
现在正是机会,错过了这次,以后等到太子那边官职不缺,可能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就是风口,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
所以,莫说是旁支庶出了,嫡系都在心动。
可若是家族中的青年派都跑到太子那边去了,五姓七望这边,还谈什么去跟太子较量。
当然,嫡系也不是很想去,本身也纠结。
因为他们过去,是没有优待的,等于是跟旁支庶出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所以有些难为情。
这个事情搞来搞去,最后就闹到朝廷这边来了。
“诸卿有何想法?”
李世民也有些纠结,拿捏不准。
他乐意看到五姓七望吃瘪,可又不愿意太子那边过于坐大。
按照现在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太子那边以官职诱惑天下学子,长久以往,不出几年时间,岂非太子那边的学子比大唐还要多了。
天下读书人都跑到辽东去了,大唐还要如何发展。
别的不说,单单是今年大唐科举,就是个问题。
会不会出现参加参加科举的学子过少的现象。
以为都是上千人参加科考,今年会不会出现,连一百个学子都难凑出的可能。
先前为了支持太子在辽东的教化,大唐这边最高学府的六学二馆。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还有弘文馆跟崇文馆,大量的学子被派了过去。
尤其是崇文馆,这个隶属于东宫系统的学府,现在已经成了空架子。
面对陛下发问,几个大臣相互对视一番,最后是褚遂良作揖回道:“陛下,此事断不可放任自流。辽东之地,如今被太子这般施为,看似热闹,实则隐患无穷。大量学子未经严苛科举筛选,仅凭一腔热血便涌入辽东为官,长此以往,官场风气必乱。”
微顿,褚遂良神色凝重继续讲述:“我大唐科举,制度森严,层层选拔,为的就是能让德才兼备之人入朝为官,匡扶社稷。如今太子大开方便之门,那些资质平庸、只图官位的人混入其中,政务处理怎会得力?恐会生出诸多敷衍塞责、贪赃枉法之事,坏了我大唐根基。”
李世民微微颔首,示意他接着说。褚遂良清了清嗓子,又道:“再者,五姓七望之所以能绵延数百年,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正是因其对族中子弟入仕把控严格。如今太子此举,引得其旁支庶出纷纷背离家族传统,长幼尊卑秩序大乱,极易造成世家内部裂隙加深,到时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世家体系动荡,朝堂也难安稳。”
长孙无忌闻言,打断道:“只是如今太子势头正盛,那些奔赴辽东的学子也尝到了甜头,贸然阻拦,恐怕激起不满。”
褚遂良冷哼一声:“长孙司徒,此事关乎大唐百年国运,怎能因怕一时不满就畏缩不前?当速下诏书,斥责太子此举不妥,令其即刻整改,召回那些未经正规选拔的官员,重新梳理辽东官场。再严令各世家管束子弟,不得随意前往辽东谋职,违令者严惩不贷。”
魏征略微迟疑后,还是站在了太子这边:“此举怕是不妥。太子在辽东推行新政,本意也是为了教化地方、充实治理,若强行召回官员,一则失信于天下学子,二则辽东刚刚起步的政务怕是要陷入瘫痪,于边疆稳定不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