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太子这是要在高丽再开个朝廷?
新罗王都,月城。
证据这等事情,其实最为简单的。
更何况新罗这边,本来就是真的打算叛乱。
“没想到我们白白准备了这么多,随便抓几个人一审问,这就齐全了。”
裴行俭有些感慨。
为了更好的完成太子所交代的任务,也是为了太子的名声。
师徒俩为此准备充分,还有大量的预案。
至少要保证新罗叛乱的事情,看起来是真实的。
谁曾想,这里还没开始用力呢。
这边自己就已经冒出来了。
“殿下没猜错,新罗果然是狼子野心。”
“他们从一开始,就想着背叛大唐。”
“那新罗女王跑到神武宫给殿下请罪,无非就是为了麻痹殿下。”
“现在来看,还是殿下棋高一着。”
苏定方淡淡的说道。
裴行俭符合点头:“只是如今,还需要好好安排下去,免得这些人狗急跳墙。”
苏定方冷哼一声:“他们没机会了。”
如今的新罗王都所有的防守点,都已经被唐军所掌控。
苏定方在次日,直接召开了新罗朝会。
大殿上,一众被抓起来的新罗官员,承认了勾结百济的罪行。
这个事情,还没牵连到新罗女王那边去。
苏定方也明白,如果在这个时候直接废掉新罗女王,很容易引发新罗整体的叛乱。
从某个方面说,这就相当于清君侧,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让人所接受的。
消息很快传到了神武宫。
正月十五。
神武宫内。
李承乾把手中苏定方送来的文书,拿给金德曼看。
金德曼看完后,心惊胆战。
“殿下,这跟小王无关,都是这些逆臣暗中跟百济联络。”
只能是在第一时间撇清关系了。
现在金德曼有些后悔,自己跑来请罪。
这跟羊入虎口有什么区别。
只是对于新罗来说,他们想错了大唐太子。
要知道在以往很多时候,中原王朝的皇帝,都很注重颜面,只要是能体现出谦卑,多数情况下,都会被原谅。
他们也是这么想大唐太子的。
可谁知大唐太子并不打算这么轻松揭过。
“孤当然知道跟你没关系,只是现在新罗的情况很糟糕啊。”
“看来还是需要好好的清理一下才行。”
“待会你便给新罗大臣们写个书信,告诉他们,让其好好配合,把这些细作,都给揪出来。”
“如此才能保障在攻打百济之时,不会被人所出卖。”
“善德女王,你说对吗?”
李承乾笑呵呵的问道,语气不容置疑。
到了这份上,金德曼已经只能符守听从了。
旁边金胜曼看到这一幕,满脸快意。
——
新罗完了。
在李承乾的授意下,原本只是查百济细作。
然而波及的层面,却随着调查越来越广。
不只是细作方面。
包括普通的刑事案件,苏定方也直接入手了。
一桩桩陈年旧案,都被牵扯出来。
新罗这等地方,尤其是女王当道的年代,多少龌龊事被掩埋。
贪污受贿,草菅人命,公权私用,横行霸市,诬陷忠臣等等。
王朝时代本来就是这样。
很多事情,一旦暴露在阳光下,能有几个坦荡的呢。
哪怕是能臣,当权力在手的时候,能说所有的事情,都会按照律法来行事吗。
更何况,苏定方用的,还是大唐的律法。
一时间,新罗王都,满城风雨。
牢房都快住不下了。
几乎清一色的贵族,官员,都被抓了进去。
更为重要的是,都可谓证据确凿。
新罗朝会,人员凋零。
还能站在朝堂上的,也算是真正的清官了。
只是这人数吗,两个巴掌都能数过来。
而这些清官们也知道,新罗完了。
大唐太子在高丽搞的那一套,又用到了新罗这里。
他们千算万算,终究还是没能算过来。
可偏偏,证据律法摆在这里,谁还不能说个理由来。
当一卷卷案宗,送到神武宫善德女王金德曼手里时。
她感觉天都塌了,直接瘫软在了地上。
李承乾有些感叹。
朗朗乾坤,终是让新罗得见光明。
此时,新罗百姓,大声叫好。
多少人的冤屈,得以洗刷干净。
可一池子的污水,都被冲干净了,这池子,也跟着干涸了。
——
贞观十八年,正月二十三日。
李承乾再次发布太子教令。
鉴于新罗官员凋零,特向大唐所有学子发召集令。
只要有功名在身者,皆可前来新罗入官。
对于大唐的学长们来说,这大概是最好的时代了。
这个时代,读书是为了什么。
就是为了当官。
施展抱负,治理地方。
如今,太子给了他们这个机会。
科举都不用怎么去争夺了,考个最为简单的功名,然后赶到高丽,新罗,直接就能走马上任。
还能有比现在更轻松踏入仕途的方式吗。
高丽跟新罗,加起来大大小小也是有两三百城池。各级官员,全部算下来,少说也是上万人。
国子监的学子,感觉都要被太子掏空了。
可谁又愿意,放弃这个机会。
大唐通往高丽,新罗的路上,可谓是最为热闹,只要上路,不多时就能碰到大量同行的读书人。
这些人满怀期待,结伴而行。
寒窗苦读,谁不是为了今朝。
真正的终南捷径啊。
——
长安城。
李世民现在也有些哭笑不得。
太子这么召集学子,大唐学子闻风而动。
别说是离得近的北方了,南方士族这边的学子们,也是纷纷乘船而上,都跑去投奔太子了。
“太子这一招,还真是厉害。”
“臣听说便是五姓七望的族内子弟们,都是大量前往辽东。”
长孙无忌很是感慨。
原本魏王党势力壮大,在大唐影响力飙升,太子那边,显然比之魏王难以争夺。
毕竟人在辽东,等于是把大唐境内拱手相让。
可谁知道,这么一搞,五姓七望的学子们也忍不住了。
毕竟大家都是读的圣贤书,为君分忧乃是本分。
哪怕是德高望重的族内长辈,也没有说可以拦着族中子弟晋升的道理。
这样一来,反倒是对五姓七望形成了打击。
大量的族内子弟外出,以至于对当地的影响力削弱。
却偏偏是大势所趋。
“确实有几分釜底抽薪的意思。”
李世民赞同的点点头。
这对于五姓七望的打击很大,往前当官,都是要搞投行卷的,把控了选官权,阻碍了寒门学子的晋升道路。
太子却另辟蹊径,把科举都给绕过去了。
但如今这局势,便是再有德学之人,也挑不出个理来。
这可是教化之功德。
大唐这边也没有办法给高丽,新罗提供这么多的官员过去,太子降低选官的门槛,亦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谁叫世家门阀垄断知识,提高书本售价,让天下读书人这么少了。
“只是太子这任命下的官员,是否稍微多了些。”
“按照如今太子对外的说法,高丽新罗之地,所需官员缺口,尚且有一万三千余人。”
“观我大唐,全国上下官员,也不过才七千余人。”
房玄龄开口说道。
后世西方经济学倡导‘小政府,大社会。’
唐朝这个版本,似乎非常符合。
李世民算得上史上最为精明的治国者之一,他让富人出钱养官,让地方出钱养兵,这样朝廷财政的支出,就变得很少,就有了‘小政府’的概念。
李渊开国之后,把一切山泽税、盐税统统废罢,之前由国家专营的盐、铁、酒等产业全数放纵民众自主经营。在农业税方面,唐代的税收是取五十分之一,远低于西汉的三十分之一,徭役则是每年二十天,也比前朝要少。
李世民即位后,当月就颁布诏令,把潼关以东的关卡全部停废,以让货物自由流通。
有唐一代,还停止了商税的课征。
唐朝的中央政府实行六部制,比汉朝的十三曹整整少了七个部门,是一次很大的部门精简。李世民用官非常之少,贞观年间,中央机构中的文武官员最少时只有六百四十三人,全国仅七千余人,这应该是历朝人数最少的王朝了。
唐朝的官员按官职高低都可以领到一块“职份田”,此外还有永业田,即便是八品或九品的小官,也有永业田二顷。此外,则可以领到一份年薪。即便是养那几百个官员,李世民竟还舍不得由财政出钱,他想出了一个非常古怪的‘公廨钱制度’。
就是对大户定向征收一步赋税,以此养官。
早在高祖李渊时期,朝廷就对天下的富商进行了一次资产清查,按资产多少定为三等——后来改成九等,并规定“每岁一造册,三年一造籍”。
在把人数基本摸清楚的前提下,到了贞观十一年,李世民下诏书,容许长安七十多所衙门,每所可选“身能估贩、家足资财”的商人九名,号称“捉钱令史”,每人贷予“公廨钱”5万钱,用于商业活动,每月纳利息4千钱,一年4.8万钱,以单利计算,年利率约为百分之一百。
这就相当于让长安城里最有钱的七百个富豪家庭,每年缴纳一笔数目不菲的“特别税”。
实际上官府所出的公廨钱,仅仅只是名义上的,而缴纳的利息则是真金白银。这一政策很快在全国各州普遍实行。
为了鼓励商人接受公廨钱制度,李世民在全国特别设立了七千个基层官员岗位,只要纳满一年,家庭就可以派出一人当官,不过任期只有两年,之后由其他纳税的“上户”取代。
虽然没征收商税,但这样的方法,也是变相从大商手里拿钱,算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收取商税了。
只是现在,太子发布的教令,却直接招上万官员,这里头的含义,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李世民闻言,面色微微阴沉下来。
房玄龄的一句话,就让李世民想到了很多可能。
太子要在高丽,直接任命超过大唐全国上下,乃至于一倍的官员,难道只是为了更好的治理高丽,新罗吗。
按照现在这情况,是不是太子打下了百济之后,还会招更多的官员。
大唐的读书人,都跑去给太子当官了。
那么是不是太子随时都能组建,比大唐朝廷还要更多官员的朝廷出来。
这其中用意,可谓是居心难测啊。
长孙无忌深深的看了一眼房玄龄。
这是要给太子添堵啊。
难怪。
如今五姓七望,都已经依附于魏王,房玄龄出身清河房氏,夫人又是五姓七望的嫡女,这个时候,哪怕是想撇清关系,也是不可能的了。
很多时候,许多选择都是身不由己。
只是在这个事情上,长孙无忌也不知道怎么去说。
然而,魏征却站了出来。
“陛下,依臣所见,仅仅一万余官员,还是远远不够的。”
“高丽,新罗,百济,整个辽东一带,可能至少需要三万官员才够。”
魏征虽然也算是世家出身,但跟五姓七望不同,早就已经没落,完全是凭借自身才学上位。
况且其本性刚正不阿,更多的方面,还是站在国家的角度出发。
如果不是这样,李世民也忍受不了魏征这么多年的劝谏了。
“魏卿说说,为何要这般多官员?”
李世民皱眉问道。
魏征解释道:“陛下,这高丽,新罗,百济,跟咱们大唐完全不同。”
“这些地方上的百姓,大多数说的都不是汉语,而大量的豪绅贵族,都被太子所审判了,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去行教化之道。”
“咱们大唐的百姓,不说都能识字,但对于律法,也是知晓一二,因此无须太多官员,便能管辖过来。”
“可辽东不同啊,这边一个官员能做的事情,那边则需两三人才能做完。”
“况且越多的读书人去了,也能让大唐之文化,更快的传播于辽东大地,使其百姓归附。”
“所以,臣建议,咱们大唐境内,应该多多兴办学堂,以培养更多的读书人。”
“如今竹纸廉价,拓印方便,正是兴盛我大唐之良时。”
魏征这么一说,李世民眉头顿时就舒展开来。
对于太子的行为,也就理解了。
也少了几分忌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