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独掌高丽,再谋新罗
任何时代,从来不缺乏聪明人。
就算李泰是个傻子,他的手下这么多世家大族的人才,谋士。
也会给他分析出现在的局势跟状况。
太子曾经就安排过纥干承基刺杀他,如今高丽大局被太子所掌控。
他还去高丽王都,那就是自投罗网了。
原本李泰心灰意冷,觉得夺嫡无望,毕竟现在太子势力威武太大。
即便影响了名声跑路,也就无所谓了。
然而张亮的这句话,顿时让李泰看到了希望。
“父皇密诏,让张尚书班师回朝?”
李泰再次确认道。
张亮肯定的点头道:“是的,这是密诏,还请魏王一看。”
张亮也不迟疑,从怀中掏出密诏来,递给魏王。
李泰接过后,仔细看了起来。
里面的内容很简短,寥寥几句,也没说什么,就是让张亮立即班师回朝,高丽方面,交给太子掌控就行了。
看完后,李泰看了看崔盛玉,也没避讳张亮,问道:“父皇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因为太子?”
其实李泰心中已经感觉到了,父皇正在忌惮太子,但还是想确认下。
崔盛玉点头道:“是,恐怕陛下也已经察觉到了太子的问题。”
“太子夺走了李道宗的兵权,这等行为,令陛下不喜,或是有其他安排。”
听完了,李泰看了一眼张亮。
张亮却没有要说话的意思,微微偏头,保持沉默。
太子,魏王,还有陛下之间的这些事情,他可不想参与进去。
夺嫡,大统之争,臣子参与进去,那就是炮灰了。
对于张亮来说,以他的能力达到如今官职,已经算是个巅峰了,就没必要去冒险了,反正听从陛下的命令即可。
见张亮不搭腔,李泰也不在乎。
这就跟先前不同了。
先前是他在没有得到军令的情况下,强行跑路避开太子。
现在可是父皇的诏敕。
这里头含义完全不同。
最为主要的是,父皇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他开始对付太子了。
这些安排,就是避免太子更加壮大。
“魏王,我先告退去筹备回朝之事。”
张亮开口作揖道。
李泰点点头:“有劳张尚书了。”
即便张亮没有投靠他的意思,李泰也不会去特意得罪他。
本来大部分的朝廷重臣,都不会选择站队,等多的是两不相帮,只按照陛下的诏敕行事。
李泰也没有了看风景的心思,赶忙回去,把柴令武,房遗爱等人召集起来,分析情况。
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明又一村。
如果是陛下亲自下场对付太子的话,这以后的太子位,还不是要落到他头上吗。
至于太子是否会赢,李泰就没考虑过。
父皇何等人物,怎么可能输给太子。
——
安市城。
一切都在有条不絮的情况下进行着。
大量的民夫被一批批的安排回家。
更多的唐军,或者说跟随而来的大唐民夫,只要愿意的,就能留在高丽当官。
县尉,捕长,武侯,主簿,乃至于县丞,县令。
或是成为武官,队正,旅帅,校尉。
李承乾已经开始在筹备高丽各地建折冲府了。
没有强迫跟随唐军而来的民夫,民兵,给他们自由选择的机会。
只要愿意的,就可以进行安排。
高丽这么大的地方,李承乾要对所有的地主豪绅进行审判,打倒所有的贵族,彻底颠覆高丽地方阶级,重新划分财富。
如果在大唐搞这样的事情,必然会失去民心,群起而攻之。
但这里是高丽,是战败的高丽,完全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只要敢阻拦的,全部处死,彻底将高丽揉成李承乾想要的形状。
消息传到底层,人心涌动。
“这可是个好机会,太子殿下亲口许诺,咱们留还是不留。”
“我不想留,老婆孩子都在家等着呢,正赶着回去过年。”
“蠢货,这是多好的机会,你脑子进水了吧,这可是一步登天,直接当官啊。”
“就你这样的,回去也要被老婆孩子骂。”
“可这里是高丽啊,这么远。”
“远?从河东道去江南道当官远吗?多少读书人,寒窗苦读,最后中举,去了江南道,跋涉千里,还能有这远?”
“咱们这可是赶上了好时候啊,太子殿下拿下高丽,正是缺人的时候,咱们这些平头百姓,摇身一变,直接就当了官老爷,这岂非天降福泽,若是错过,老祖宗都要从坟头爬出来打你几巴掌。”
当官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哪怕只是个最底层的队正,捕长,武侯,那也是吃皇粮啊,跟曾经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完全是两个概念。
有些想要回家的,顿时被骂得狗血淋头。
这等天赐良机,对于普通人来说,一辈子也就这么一次机会,错过了,就再也不会有了。
“真是傻帽,在这边当了官老爷,把父母妻儿接过来享福,这难道不是最好的事了?”
这么一说,群情沸腾,原本还有些迟疑的大唐百姓,争先恐后的去报名,要留在高丽。
尤其是河北道的百姓。
河北道距离高丽才多远,不过几百里路程,就紧邻着,这都不用想,必然是留下。
远点的,也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
这么下来,所有人都愿意留下,没人愿意离开。
谁都不想放弃这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反馈很快到了李承乾这里,对此完全在意料之中。
当官啊,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那就是一步登天了。
这样一来,李承乾就等于有了十几万的汉人在。
毕竟高丽有着三百万的人口,十几万人管理三百万人,其实还是有些少的,好在当年隋朝也有许多汉人逃亡过来。
跟满清不同,大唐可还在呢,而且还是高丽的宗主国,百姓也不会有太多抵触心理。
曾经只有高丽王族贵族才能学习汉语汉字,现在普通百姓也能学习了。
这么算下来,身份好像还提高了不少。“殿下,侯君集跟李勣,突然带着大军离开了,向西南方离开。”
“看这意思,似乎是准备班师回朝,不来安市城呢。”
苏定方过来汇报情况。
李承乾眉头微皱。
他还准备着夺走李勣的兵权,再次壮大自己的实力。
“立即联系侯君集,问他这是怎么回事,为何突然撤走。”
李承乾也不是神算子,眼看就要过来会师,现在就这么离开,几个意思?
是侯君集另有想法?
“是,殿下。”
“对了,他们并未带走那些高丽民夫,除了一小部分,其他的全留了下来。”
苏定方回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留部分精锐,其余的按照先前的安排,都遣散了吧。”
6=9+
苏定方作揖:“是,殿下。”
李承乾深思一番,很快就猜到这是二凤在搞事情。
没有二凤的命令,侯君集跟李勣,敢这么大剌剌的离开,连跟自己这个太子面都不见?
只是侯君集,为何要这样做。
难道他要背叛?
不可能。
谋反这种事情,侯君集心里肯定也是有谱的,他没有背叛的可能,那是自寻死路。
所以,只能是有一种可能,侯君集被李勣给控制了。
大概还是二凤的授意。
对于李勣能控制住侯君集,李承乾也不意外。
如果有二凤密诏,李勣跟自己设鸿门宴一样,先发制人,有心算无心,侯君集入了套,也是正常不过。
这就跟同事喊你吃了饭,谁能想那么多,却偷摸安排了一大批人,给你绑架了。
除非是提前得到消息,否则很难有所准备。
次日。
苏定方带来的消息,证实了李承乾的猜想。
李勣那边也没瞒着,直接告诉来使,侯君集已经被陛下废除了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的官职,按照陛下诏敕,由他代任,且立即班师回朝。
“殿下,卑沙城也传来消息,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奉陛下诏敕,已然准备班师回朝。”
苏定方上报道。
李承乾点点头:“看来陛下是在担心啊,这是要给孤一些压力了。”
苏定方回道:“殿下准备如何做。”
早就已经铁了心站在太子这边,苏定方也没什么好说的,左右现在跟起兵造反,已经没有了区别。
陛下会这样防备,很正常。
李承乾想了想,道:“三日后,前往高丽王都受降,同时传孤太子教令,命新罗王,善德女王金德曼,立即赶赴高丽王都迎接。”
新罗,也就是后世韩国真正的老祖宗,现在的大王是女王。
跟武则天差不多,搞政治斗争是个好手,新罗真平王死后,对手玺主美室纠结党羽,独揽大权,但随着金德曼的成长以及各种机缘巧合,金德曼在金庾信等的帮助下,一步步瓦解了美室的势力,最终登上王位。
可惜在发展国力方面,能力不怎么样。
在善德女王金德曼的统治下,新罗整体发展一般,受到高丽跟百济的左右夹击,陷落了大量城池。
现在高丽这边,就有四十座城池,是曾经新罗的。
这次大唐进攻高丽,新罗方面发兵三万配合,不过也没什么大的作用,另一边还受到百济的牵制。
——
新罗王都,金城。
其城市规划以宫城月城为中心,采取纵横交错如棋盘状的条坊制。
大唐使者快马入城,传递大唐太子教令。
月城内。
善德女王金德曼召集心腹商议对策。
金庾信,新罗著名将领,在军事上有着卓越的才能和丰富的经验。他是拥护善德女王的重要力量。
毗昙,新罗贵族,曾经拥护善德女王上位之一。
历史上,被善德女王任命为上大等。但后来他成为亲唐派领袖,并于647年正月联合廉宗等贵族以“女主不能善理”为借口发动叛乱,欲废善德女王,最终叛乱失败被诛九族.
金春秋,善德女王心腹之一,后来的新罗武烈王,新罗第一位出身真骨的国王。
新罗骨品制,圣骨相当于王族,真骨则是大贵族,世袭传承,阶级固化。
如今圣骨凋零,除了善德女王金德曼外,就只有她的堂妹金胜曼了。
所以才会出现女王。
“大唐太子占据了高丽,如今整个高丽,都被大唐太子掌控。”
“但是,大唐的太子跟皇帝,似乎并不怎么和睦。”
“在大唐太子大捷的情况下,如今其他唐军,却被全部撤走,班师回朝。”
“现在,大唐太子让我前往高丽王都迎接,诸位觉得,应当如何。”
金德曼有些担忧的说道。
她不怎么想去,国内本来就有很多问题,虽然她登临王位,但反对的声音不小,很多贵族都不怎么信服,毕竟她是女人。
可是面对大唐太子的命令,她又不敢不遵从。
如果惹怒了大唐太子,这个时候发兵攻打新罗,那可就糟糕了。
高丽都挡不住,新罗连高丽都打不赢,又怎么去抵抗大唐太子。
金庾信语气坚定的说道:“大王,若大唐太子想要强迫大王,我定然为大王死战。”
对于金庾信的表态,金德曼很满意,但这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新罗并没有抗衡大唐太子的能力。
毗昙叹道:“大唐太子,是大唐皇帝都要忌惮的人,高丽的渊盖苏文这么强势,如今却成了丧家之犬。”
“大王只能遵从大唐太子的命令,从其在高丽的行为就能看出,大唐太子极其强势霸道,若大王违抗他的命令,恐怕大唐太子真的会发兵攻打新罗。”
“大唐太子手中的雷火,高丽挡不住,我们更挡不住。”
“渊盖苏文集结了二十二万大军,想要阻挡大唐太子,却被一战而溃。”
“我们招惹不起。”
一番话,大家彻底沉默了。
大唐太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个庞然大物,根本惹不起。
以大唐太子手中的兵力,覆灭新罗,轻而易举。
金春秋想了想说道:“我等只能是见机行事了,大唐太子命大王前往高丽王都,恐怕是有所交代,届时再看情况如何。”
“不管大唐太子怎么吩咐,我等也只能是先行答应下来。”
新罗没有选择。
大唐太子也不会给他们选择的余地。
弱小,就是原罪。
只看如何委屈求全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