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6章 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
    在德军战列舰那弥漫着严肃氛围的指挥场所内,吕特晏斯中将怀揣着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小心翼翼地朝着雷德尔元帅发问:“元帅,您真的同意设置航母舰队?”他如此谨慎地询问,实在是事出有因。
    以往雷德尔元帅对于航母的态度那是极为强硬且坚决的,那种态度仿佛给整个德意志海军都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航母永远不会出现在德国海军的装备序列之中,让人感觉德意志海军这辈子都与航母无缘了。而事实也恰恰印证了这一印象,哪怕时光悠悠流转,在之后长达一百年的漫长岁月里,德国确实依旧没能拥有航母。
    正因有着这样的过往经历,此刻吕特晏斯中将听闻元帅似乎有改变态度的迹象,内心瞬间被狂喜的情绪填满,那喜悦就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在心底不断翻涌。可他又实在害怕这只是元帅一时的想法,担心雷德尔元帅会突然改变心意、中途反悔,所以才会像个谨慎的孩子一般,反复向元帅确认,只盼着能从元帅口中得到一个确切又坚定的答复,好让自己悬着的心能够彻底放下。
    “嗯,现在看来航母的作用确实不小。”雷德尔元帅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一丝经过诸多实战考量后才有的认可之色。要知道,雷德尔元帅向来秉持着巨炮主义,在他过往的海战理念里,大口径舰炮就是海战中的绝对主角,是决胜的关键力量。然而,这段时间亲身经历的一场场激烈海战,却让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航母在现代海战中所发挥的作用,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航母所展现出的独特价值,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尤其是航母上搭载的舰载机,在海战的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能够为作战提供诸多不可忽视的助力。就比如说当下的局势,如果此刻他手里能有航母,那就完全可以指挥舰载机迅速升空,去执行侦查任务。通过舰载机在空中大范围的侦察活动,能够清晰地掌握敌方舰队的具体方位、航行路线以及周边海域的各种情况,这些关键信息对于制定海战战术、把握作战时机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虽说德军手里也配备了水上飞机,可水上飞机和舰载机相比,在飞行性能、作战半径、侦察精度以及应对复杂多变的海战环境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远远无法替代舰载机的作用。
    “可是空军那一块该怎么办?”吕特晏斯中将先是脸上难以抑制地闪过一丝欣喜之色,毕竟元帅认可了航母的重要性,这对于海军而言,无疑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发展契机,意味着海军有望在海战模式上迎来重大变革,拓展新的作战能力。可这欣喜的神情仅仅是一闪而过,很快,他的脸上又被一层担忧的阴霾所笼罩。
    因为他心里十分清楚,空军方面的态度和限制,始终是德国海军在谋求发展航母舰队道路上的一块巨大“绊脚石”,也是整个海军最为忧心的关键所在。长久以来,空军出于对空中作战力量统一管理、集中调配的理念,强硬地规定不允许海军拥有战机,坚持认为所有能用于作战的飞行力量都必须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空中作战的高效性与协调性,这无疑给海军发展航母的计划设置了一道极难突破的关卡。
    “不用去答理空军,这个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的。”雷德尔元帅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看得出他这次是下定决心要绕开空军,自行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了。在他的规划里,既然空军这条路走不通,那便另辟蹊径,当下他把希望寄托在了通过购买的方式来获取航母这件事上。他觉得,航母是可以从外部采购的,舰载机同样也能够依靠购买的方式来配备齐全。
    可事情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新的难题紧接着就冒了出来,那就是飞行员的问题。空军那边的立场那是相当明确且坚决的,绝对不会给海军支援哪怕一名飞行员,毕竟他们本就对海军发展航母这件事持强烈的反对态度,又怎会在这关乎航母能否形成战斗力的关键人员配备上提供帮助?如此一来,海军想要组建起具备实际作战能力的航母舰队,似乎就只剩下雇佣飞行员这唯一的办法可走了。
    但雇佣飞行员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就能解决的事儿,首当其冲的就是经费问题。毕竟海军此前为了购置现有的那些战舰,已经耗费了大量的经费,甚至把海军未来两年的经费都提前透支了。在这种情况下,再想额外申请到足够的经费,那成功的可能性实在是微乎其微,几乎可以说是希望渺茫了。
    而且,一旦空军得知海军申请经费是打算用来购买航母以及舰载机的话,那必然会全力阻拦,是绝对不会点头同意的。所以,当下雷德尔元帅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得想方设法去搞到钱,只是具体该通过何种途径去筹措资金,他一时半会儿还真的是毫无头绪,这就像一团解不开的乱麻,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扰和焦虑之中。
    看到雷德尔元帅那满是无奈又略显发愁的表情,吕特晏斯中将也明白此刻元帅的难处,便不好再多说什么了,只能默默地点点头,表示自己知晓了元帅的想法,随后便静下心来,开始在心里仔细琢磨起来,盘算着海军到底需要多少艘航母,才能更好地满足作战需求、提升海军整体的战斗力。
    而在另一片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局势已然陷入了一片混乱且危急的状态。
    “该死,这绝对是有预谋的。”坎安宁上将站在战舰的指挥台上,望着眼前那一片狼藉、炮火纷飞的惨烈景象,愤怒地咆哮道。只见那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有来自三个国家的战舰仿佛发了狂一般,不停地朝着己方疯狂地倾泻着弹药,一枚枚炮弹呼啸着划过天空,在海面上炸起一朵朵巨大的水,那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仿佛要把人的耳膜都给震破了。与此同时,陆地那边也同样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叛军正发起一波又一波凶猛且疯狂的进攻,喊杀声、枪炮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整个战场就如同一个被点燃的火药桶,陷入了无尽的喧嚣与混乱之中。
    这般前后夹击的局面,任谁看了都能轻易地察觉到,海上的三国战舰与陆地的叛军明显就是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一伙,他们这是有计划、有预谋地联合起来,对大英帝国发动了一场精心策划的攻击。如此被人算计、陷入这般被动又危险的境地,怎能不让坎安宁上将怒火中烧、暴跳如雷?
    尤其是当他得知这些叛军的背后竟然是苏军在暗中支持和操控的时候,那心中的火气更是如同被浇了一桶油一般,“噌”地一下就窜得更高了,整个人都快被愤怒给吞噬了,那愤怒的情绪简直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四国联合起来,处心积虑地一起坑害大英帝国,这要是传出去,那绝对是一个能够震惊世人的惊天大消息。
    可当下却面临着一个极为棘手的难题,那就是即便这个消息真的传出去了,恐怕也很难有人会相信。毕竟涉及到四国联合这样庞大且复杂的阴谋,听起来实在是太过耸人听闻了,又缺乏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来加以佐证,旁人听了大概率会觉得这只是无稽之谈,很难轻易地就相信这样的说法。“再给首相阁下发电报,告诉他,那些该死的毛熊,他们是不能相信。”坎安宁上将气得咬牙切齿,瞪大了眼睛,声嘶力竭地吼道,那模样仿佛要把心中所有的愤怒都通过这吼声宣泄出去,对苏军的愤恨之情溢于言表,那恨意简直都能凝结成实质了。
    “是。”部下听到这充满愤怒的命令,赶忙挺直了身子应了一声,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立刻就去传达这一指令,着手准备给首相发电报了。
    没过多久,在英伦三岛那庄重而又略显沉闷的首相府邸内,新上任的丘吉尔刚刚处理完一些繁杂的政务,就接到了坎安宁上将发来的电报。他接过电报,目光缓缓地在电文上移动,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逐渐变得有些难看了起来,眉头也紧紧地皱在了一起。
    他着实是没有想到,在一场看似平常的海战背后,竟然隐藏着如此错综复杂、涉及多国的阴谋诡计,居然直接牵扯到了四个国家,这复杂的情况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料范围。
    换做是其他任何人传来这样的消息,以他一贯谨慎的性格,恐怕是不会轻易相信的。可对于坎安宁上将的判断,他还是比较信任的。毕竟坎安宁上将有着丰富的从军经历,身经百战,在军事领域有着深厚的经验积累,而且此刻正身处战场的最前线,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这一场混乱且充满阴谋的海战,他所看到的、所感受到的情况必然是最为真实可靠的。
    “这些该死的苏军,到底想要干什么?”丘吉尔也是一脸的愤怒,他气得握紧了拳头,眼中满是怒火,可愤怒归愤怒,如今的大英帝国在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争消耗后,早已是国力疲弱、不堪重负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实在是没有足够的底气和实力去谴责苏军了。要是因为这件事和苏军彻底闹掰,把对方彻底推到德国那一边的话,那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到时候恐怕就只能无奈地直接宣布投降了,当下这艰难又复杂的局势,实在是让他感到无比的无奈与头疼。
    在那略显压抑的首相府邸内,气氛显得有些凝重,心腹幕僚一脸严肃地向丘吉尔提醒道:“首相阁下,眼下我们只能当做不知道,绝对不能将苏军推到德军那一边。”他的眼神中透着谨慎与担忧,深知此刻大英帝国的处境犹如在钢丝上行走,必须万分小心,任何一个不当的决策都可能让局势变得更加糟糕。
    “我知道。”丘吉尔微微皱着眉头,回应道。他本就是有着卓越政治智慧的人,又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在如此复杂且危急的局势下,自然知道要以大局为重,不能意气用事。哪怕心中对苏军的行为有着诸多不满与愤怒,可也只能暂且压下,先顾全整体的战略态势。
    “目前光靠我们想要击败德军,怕是希望不大,我们必须要寻找更多的盟友。”丘吉尔接着说道,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与紧迫感。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战争消耗,大英帝国的国力和军事力量都受到了不小的削弱,仅凭自身的力量去对抗强大的德军,确实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所以拓展盟友阵营,借助外部力量就成了当下的关键之举。
    听到这话,心腹幕僚深有同感,立刻点点头,表示很显然是同意丘吉尔的办法。在他看来,这确实是当前最为明智的选择了,毕竟双拳难敌四手,多一个盟友就多一份力量嘛。
    “光靠那些英联邦是无法战胜德国,我们需要像美利坚这样的工业强国的支持。”心腹幕僚思索片刻后,语气坚定地开口说道。英联邦的成员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帮助,但毕竟各自的实力有限,面对德国这样的强劲对手,还远远不够,而美国凭借其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一旦加入进来,所能提供的助力那可是不可估量的。
    “嗯,我已经跟罗斯福沟通过,他们愿意提供一定的物资支持,但也提出一些条件。”丘吉尔回应道,只是说到这儿的时候,他的语气有些不自然,脸上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之色。
    很显然,他心里也清楚,罗斯福提出来的那些条件确实是有些过分了。可当下大英帝国又急需美国的援助,处于一种颇为被动的境地,即便对那些条件不太满意,也只能试着去接受,实在是无奈之举。(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