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危险的沐新
唐冰萱调笑道:“听听你这话,不知道的还以为咱们柔嘉县主看破红尘俗世,清心寡欲呢。”
凌柔嘉听了这话终于有了反应,笑道:“看破红尘不至于,本县主还是喜欢美酒佳肴这些俗物的。”
两人相视大笑,“哈哈哈”
不是谁都能像江疏年和唐冰萱似的,在婚前就有很多交集,经历过一些磨难。
只希望凌柔嘉嫁给沐新后,在沐王府能够过的幸福安康。
沐新和凌柔嘉大婚时,江疏年和唐冰萱也出席了婚礼。
沐新特意亲自来永宁侯府邀请江疏年夫妻前去捧场,两人顺势应下。
晚间夫妻二人看了会儿龙凤胎,回到内室休息时,江疏年突然道:“娘子,以后咱们离沐新远点。”
唐冰萱有些疑惑,她除了那年街头偶遇沐新一次,之后两人就没有交集;
如今,好友凌柔嘉嫁给沐新,关系总要比从前亲近些才是。
“有何不妥?”
江疏年不知道如何与唐冰萱说清楚沐新这个人,一时组织着措词。
“娘子可记得为夫去年到狄国营救的一位重要人物?”
江疏年在她身怀有孕的时候离家几月,甚至连过年都没有回来团聚,唐冰萱记忆犹新。
“与沐新有关连?”
按理说,沐新和二弟唐文允一起外出游历,应该不会有什么牵扯吧。
沐王府的二公子沐新,自十三岁就开始周游三国,记录了凌、狄、戎三国各地的见闻,还特意著书供人传阅;
是凌国文人雅士中比较出色地年轻领军人物,在三国都十分被礼遇。
江疏年抛出一句话镇住了唐冰萱的思绪,“那个重要人物就是沐新。”
唐冰萱张目结舌,每个字都听得很清楚,却一时不能消化江疏年的话意。
江疏年见到唐冰萱如此模样还是头一遭,好笑的摸了摸妻子的头安抚她。
“他不是和我二弟结伴游历去了吗?”
开始,沐新确实带着文允游历了邻近的凌国山河,见唐文允逐渐适应了这种生活,就提出分开行走一段时间;
于是,等到了湖州边防附近时,沐新就和唐文允分开,约好下次见面时间和地点两人再汇合。
“沐新提出让文允自己游历一番,他有事要办。”
唐冰萱觉得沐新若是对唐文允提出建议或要求,按照唐文允的性格应该不会有异议。
唐冰萱没有追问江疏年,沐新到狄国的目的、为何被狄国秘密捉住以及如何被营救出来。
直指核心道:“沐新是谁的人?”
江疏年看着唐冰萱眼里透出赞赏,“应该是圣上的人,至于私底下有没有其他牵扯,我还不确定。”
原本江疏年在京都见到沐新的时候,只以为就是儿时被自己美色无形中影响的倒霉蛋;
没想到狄国一行,见到了沐新冷静理智杀伐果断的一幕,江疏年当时很是震惊。
江疏年他们到达狄国时,沐新的小厮三水也组织了一方人马打算营救沐新。
当时两方人马营救的时候,多亏了唐冰萱给他临走时带的解毒丸和毒药,才能在救出沐新之后争取时间逃离狄国。虽然江疏年等人救人整个过程中都是蒙头遮面,而且还可以隐藏了真音,但他直觉沐新认出了他。
等到一行人到了湖州边界,沐新径直跟江疏年道别,说是和唐文允有约。
江疏年等人只要安全救出沐新到凌国领地就算完成任务,对沐新的行踪和任务没有兴趣,于是两方人马分道扬镳。
虽然江疏年和沐新都是凌帝的暗棋,可能沐新更为出色些,但江疏年直觉沐新这个人太危险。
他和沐新走的路子不同,沐新作为凌国潜伏的密探,危险和际遇并存;
沐新被抓凌帝能够派隐卫营救,但江疏年若是被抓除非有自救的办法,不然只有自尽殉国一条路可走。
对于沐新,江疏年没有把握是不是对他们有企图,只能尽量避免接触。
唐冰萱抱紧江疏年的腰,“我知道了。”
凌柔嘉和自己该如何交往还是如何,沐新这个人唐冰萱也会尽量避免交集。
江疏年安抚的顺了顺唐冰萱的后背,“娘子小心防备即可,他应该不会做蠢事。”
小夫妻默默地抱了一会,江疏年抚摸着唐冰萱的后背开始心猿意马。
自从唐冰萱怀孕到如今,江疏年因着唐冰萱的身子一直没有招惹过妻子;
如今,唐冰萱生产后修养了两个多月身子已经基本恢复,他终于可以和娘子共赴雨云。
小夫妻许久没有那种生活,如今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些急迫和放纵.
次日,唐冰萱醒来的时候已经日上三竿,江疏年早就起身不在身边。
唐冰萱缓了缓酸涩的身板,努力了好几次才坐起身来。
等到唐冰萱起身穿衣洗漱好,江疏年就带着两个奶娘抱着两个孩子进了东梢间玩耍。
江疏年用拨浪鼓逗着两个孩子玩,头也不抬的和坐在旁边用早午膳的唐冰萱说话。
“康康和安安长开许多,还真像岳母说的比较像我。”
没错,两个孩子长开了确实比较像江疏年,和唐冰萱这个辛苦孕育近十个月的母亲相像不多。
唐冰萱无力吐槽,只能默不作声的吃东西,将悲愤化为食欲。
今年的乡试,唐文柏依然名落孙山,荣国公府众人早有预料,就连唐文柏自己考完后也心知肚明。
好在如今的唐文柏已经想开,乡试后就辞了书院,回了国公府。
天生的资质愚钝,唐文柏觉得文、武路子走不通,干脆求父亲荣国公跟着府里管事等学习家中庶务。
即便脑子不够聪明,但唐文柏性子文静坐得住,十分耐心的跟在管事等身边学习打理庶务。
唐文允归家后开始苦读,虽然出门在外没有落下过读书,但明年三月又要会试,唐文允即便胸有成竹却不敢懈怠。
唐文柏回府后,一般不去打扰唐文允读书,只偶尔过去陪着二哥用膳。
二夫人张氏把女儿嫁了出去,眼前就剩儿子唐文允的前程要紧,读书辛苦费脑,每日叮嘱厨房给自家儿子熬汤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