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30.第30章 欧阳修完结(一)
    第30章 欧阳修完结(一)
    欧阳修自幼诵读《春秋》三传,对《左氏传》中的夸诞怪妄了如指掌。
    因此在试卷上写下了“石言于晋,神降于莘。外蛇斗而内蛇伤,新鬼大而故鬼小”
    这样整齐而又朗朗上口的骈文句子。
    考完试,欧阳修轻松的走出考场,只等喜报的出现。
    南娇在后面的连通中就听着欧阳修沾沾自喜说着考试的事情,这个时间段她如何不清楚发生了什么。
    意料之中,尽管文章一出,四方传诵,但欧阳修还是落榜了,唯一的原因是他的文章有个别韵脚超出考卷规定的押韵范围,不符合“时文”文体格式的要求。
    欧阳修没有气馁,他记住这次了,退去锋芒,继续刻苦学习,铭记这一错误。
    郑母欣慰的点了点头,学子最怕一蹶不振。
    “母亲,您放心,下次我一定通过解试!”
    当时南娇也在场,欧阳修继续刻苦学习的姿态,和母亲叔叔的保证,欧阳公还是那个迸发向上的少年,考试没有影响他。
    “小修,我们失败一次一定要记住考题的内容,回答的问题在题目的范围内。”南娇心情很不好,因为她知道大名鼎鼎的欧阳公后面的考试还是犯了同样的错误。
    “小姐姐,我记住了!”欧阳修认真的回答道。
    最近几年的交易还是大体不变,只是多了酒。
    让叔叔教会骑马后,欧阳修时不时的骑马与小伙伴游玩,旅行途中他喜欢上了酒的滋味。
    在不缺笔墨纸砚粮食后,欧阳修的交易几乎都是要各种各样的酒。
    爱酒的欧阳修换了不少各种酒自己收藏着。
    南娇也是红的白的啤的给介绍,就连鸡尾酒这种度数少的她也给对方换了不少。
    当然酒都是用酒坛子,酒罐盛放。
    这次交易的是五坛五粮液,还有两套洗护用品。
    在欧阳修十岁的时候,欧阳修更是以两坛老村长在李家换了韩愈的《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让欧阳修甚爱其文,手不释卷。
    南娇的出现根本就没有影响改变,就算没有酒的出现在欧阳修十岁的时候也会被赠予文集,爱酒的爱好也出现,如果改变不了那下一次的科举可想而知。
    接下来的日子南娇除了四五天去一次原始和古代两位面,剩下的时间她都用来联系欧阳修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欧阳修已经把小姐姐当成自己的知己,每天发生的事情都会和南娇说。
    南娇也陪着他过完这一生。
    天圣四年秋天,欧阳修来到了第二次参加解试的时候。
    这次考试欧阳修顺利过关,取得了赴京参加礼部进士考试的资格。
    同年冬天,欧阳修和全国各地的举子聚集汴京开封,等待参加第二年春天的礼部考试。
    天圣五年春,三年一度的礼部考试如期举行,主考官是枢密直学士、礼部侍郎、著名的西昆派领袖之一刘筠。
    他提倡形式主义的“时文”,以写“时文”的要求作为标准来评卷。
    南娇在前一天更是千叮咛万嘱咐。当考试来临的那刻,有些叮嘱只是飘散的烟雾而已,刹那间消失在天地间而已。
    欧阳修脑海里存在的是深受韩愈“古文”影响的欧阳修。
    试卷不完全符合“时文”要求,再次落榜。
    科举考试的失利,在他的心头投下了一层阴影。
    果然如此。
    南娇知道自己如何改变都是浮云。
    天圣元年未中,天圣四年应中未取,让欧阳修对于自己的认可产生了晃动。
    “小修你需要出去历练。”南娇提前提起了早晚会发生的事情。
    在叔叔欧阳晔的帮助和母亲的支持下,欧阳修听取了南娇的意见打算外出拜师访学。
    天圣六年春末,欧阳修携带自己的两部诗文稿和精心写作的《上胥学士启》,从随州来到汉阳拜谒闻名天下的汉阳军知军胥偃。
    胥偃读了欧阳修的书信和文稿,拍案叫绝,深感这位年轻人学问深厚,技法熟练,大有培养前途,于是很高兴地写了答启。
    答启称赞欧阳修“飘飘之逸思无穷,籍籍之芳尘自远”,勉励他“偶衄一飞之翼,行跻多士之魁”。
    欧阳修登门谒见时,胥偃倒履相迎,连连夸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胥偃将欧阳修留置门下,循循诱导,殷勤启迪,指导“时文”的写作诀窍。
    欧阳修学业日益精进,胥偃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对欧阳修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那样关怀备至。
    同年冬天,胥偃调往京师任判三司度支勾院兼修起居注,欧阳修跟随恩师来到汴京。
    在京城,胥偃领着欧阳修结交社会名流,出席文人聚会,使欧阳修见多识广,声名鹤起。
    天圣七年春。
    由胥偃保举,欧阳修就试于开封府国子监。
    (国子监是当时朝廷的最高学府,专门招收七品以上的官僚子弟入学,一般限额二百人,参加国子监入学考试成绩合格者,可以补充为国子监生,如果国子监生在监内完成学业通过考试合格,可以有资格和全国州试的贡生一起参加礼部春闱之选。)
    该年秋天,欧阳修参加了国子监的解试,欧阳修参加国子监入学考试的题目是“玉不琢不成器赋”。
    欧阳修的试文共四百一十六个字,通篇四六对仗,偶尔变用四七句法,内容切题,形式严整,风格庄重典雅,俨然是当时赋试文的典范作品,被评为第一。
    欧阳修没有辜负恩师的精心栽培,一举夺魁,被补为广文馆生,成为最高学府的学生。
    在国子学的广文馆试、国学解试中均获第一名,成为监元和解元,又在第二年的礼部省试中再获第一,成为省元。
    这一次更让恩师和他自己信心满满,对殿试充满期待。
    欧阳修觉得,在即将到来的殿试中,自己肯定也能夺得状元,于是特意做了一身新衣服,准备到时候穿。
    欧阳修在广文馆有个同学,叫王拱辰,才19岁,也获得了殿试资格。
    一天晚上,王拱辰调皮地穿上欧阳修的新衣服,得意地说:“我穿状元袍子啦!”
    没想到,殿试那天,真的是王拱辰中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