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82章 不觉变化甚大
    第682章 不觉变化甚大
    店家与大堂中几位住客讲了一会儿,宋游也坐在旁边静静地听了一会儿,待得店家将过往神仙与汤饼之事讲得差不多了,几位住客面前的汤饼也吃得七七八八了,进入了低头喝汤的阶段。
    店家又去后厨看了眼,回来告知道人,还得再等一等。
    “无妨,无妨。”
    道人仍是如此说道,十分和气,随即顺势对他请教:“方才听店家讲起城中有位李大善人,当年是个恶人,与神仙有些渊源,却不知如今传说中的神仙已离开南画十七八年,那位李大善人又如何了?”
    “哈哈哈哈,先生听小人称他为李大善人,便知结局了。”店家笑着说道,权当给客人们下饭消磨,“善人善人,便是为善心善之人。”
    说着稍稍顿了一下:
    “自从遇了神仙,李大官人便改过自新,既悔过又弥补。说来也妙,自打这位李大官人不再欺行霸市,巧取豪夺之后,反倒更加富有,原先李大官人在衙门买了个闲职小官,如今也升到了提刑千户。”
    “升官发财了?”
    “是这个意思。”店家说道,“咱们南画的布本就出名,对了,诸位客官若是第一次来,除了尝尝咱们南画的神仙汤饼,若是有空得闲,也得去城中买上二尺布做件衣裳,咱们南画的布,向来柔软舒适,坚固耐用……说到哪里了?”
    “南画的布。”
    “哦哦,南画的布。”
    店家连连点头,继续说道:
    “如今城中最大的布庄便是李大善人家中的,他专请城中城外穷苦人家的妇女去做工,薪资开得很好,每天中午还包一顿饱饭,很多妇人都愿意去他家做工。听说连带着整个城中的布庄布坊给工人开的薪资都要比以前高些了。妇人们也知恩图报,做的布在城中也算很好的,加上别地商人听说此事,也都愿意来他家买布,渐渐一来,这布庄竟是越做越大。
    “至于赚取来的钱财,很多都用来接济穷人,在城中修路,建设义塾了。
    “十几年间一直如此,我们才称他为李大善人,就连县官也对他青睐有加,官职也一加再加。”
    “原来如此。”
    宋游听完点了点头。
    这位店家说的,与当年舒一凡从平州借山路过南画,回到禾州禾原时对他说的差不多。
    如今世道将乱,即使不做什么大事,没有任何图谋,能在当地有个好名声,怎么也是一件好事,也许有时还能藉此安身。
    乱世中除了嗜杀成性的魔头,别的讲究仁义礼法的枭雄,不管是正统还是诸侯,亦或是义军,到了一地,对于当地远近有名的善人,大多掌权者也会对之多几分敬意,甚至屈身拜访的故事也不少。
    算是将一种财富换成了另一种财富。
    “店家方才说,城外原本还有一个尼姑庵,也似与那李大官人有关,却不知现在如何了?”
    “先生对此倒是格外关切。”
    店家听闻笑了笑,擦了擦手。
    大堂中几位客人也朝宋游投来目光。
    这位道人的好奇心确实有些重了。
    寻常人爱听神仙故事是正常的,可大多人来此,询问店家,或是去城中茶楼听说书先生讲当年之事,也只是听一听与神仙有关的内容,最多对那李大官人稍稍关心一些,极少有人会如此细致的问起其他人的结局。
    “那尼姑庵早就没有了,如今改成了城外的义塾,又扩大了一些,请了教书先生,附近十里八乡穷苦人家的孩童只要带上中午饭食,就可以去义塾中读书学字。也是李大官人出资。”
    “那些尼姑呢?”
    “小人倒不是很清楚,家父也许更清楚些。只听说她们大多都有了田产,有的在义塾附近务农,有的在义塾中当个煮饭婆,有的在李大官人开的布坊里面做工,还有的在城中做点小生意,卖些腌菜小食。”店家顿了一下,忽然想起,指着旁边,“对对对,先生若是有意,明早出门直往右手边拐,有个巷子,早晨颇为热闹,有许多卖腌菜的,先生前去问问,说不定其中有位就是以前尼姑庵里的尼姑。”
    这时从后厨传来声音,叫他去端汤饼,店家乐呵呵的,对道人说了句汤饼有了,便往后厨走去。
    “来咯1
    两个大斗碗,店家一手端了一个,侧身撞开帘子,稳稳当当走出来:“南画最正宗最有名的神仙汤饼,当年神仙所吃的,就是这一碗。”
    “足下刚才不是对客人说,当年神仙吃的,是令尊令堂做的吗?”宋游笑着问了一句。
    “是我家老母做的,如今是我内人做,不过先生敬请放心,这配料手艺都是一脉相传,与当年神仙赞不绝口的那一碗,一点不差。”
    “敢问令尊令堂如今可好?”
    “哎哟,有劳先生关切,我家老父老母还在人世,只是劳累多年,前两年身体不太好了,恰逢老家那边有位大夫,很懂调理腰背的法子,去年他们就回老家调养去了。”
    “是这样碍…”
    “先生是在这里吃还是上楼去吃?”店家站在原地回头看了眼楼上,“若要上楼去吃,还是小人端着熟练方便一点。”
    “那便麻烦足下,替我端上去。”
    “请先生替我掌灯照路,要是打倒了,还得重新费时为先生再煮一碗。”
    “好……”
    道人便举着灯走在前面。
    店家稳稳端碗,跟在后头。
    “吱呀……”
    楼上房门被打开了。
    店家隐隐看见房中有道花影一闪而过,定睛一看,又什么也没看见,只得愣了一下,继续端着汤饼跨门进去。
    里头有张旧木桌子。
    “先生慢慢吃,不必着急,吃完放在桌上就是,明早先生退房了,小人再上来收拾碗筷。”
    “好。”      “这就不打扰了。”
    店家说了一声,便离去了。
    “吱呀……”
    道人关上了门,并将之别上。
    角落里这才慢吞吞爬出一只猫儿。
    “怎么这么久?”
    猫儿压低声音,小声抱怨。
    “现扯的面。”
    “唔……”
    猫儿轻巧一跳,跳上板凳,一下变成女童,再转身对着外面招了招手,窗外燕子也飞进来。
    道人拿出三花娘娘的小碗,将其中一碗分成两份,投喂两只小妖怪,另一碗拉到自己面前,稍微和了和,便夹上一筷子,送进嘴中。
    仍然是又宽又薄的扯面,像是铺盖面和裤带面,厚薄形状与口感大抵在二者之间,很容易入味。其实没有好和的,因为也没什么调料,只是一碗熬煮得浓郁的高汤,加上汤饼和葱花罢了,所谓和面,也只是将表面上撒的几颗葱花摁进汤里。
    “吸溜……”
    汤应是一直放小灶里热着的,和汤饼一样,入嘴滚烫。
    细细一品,有滋有味有油水。
    骨头汤自有鲜美,熟悉的味道在舌尖绽放开来,热腾腾的,又足够清淡,在这早冬寒夜,真是从喉咙暖到肚里,舒服极了。
    “还是以前的味道埃”
    比起当年,似乎味道浓了一点。
    这倒也是正常的——
    此时已然入夜,到打烊的时候了,这般骨头汤若是不过夜不掺水,便是大清早天亮之前就要爬起来熬煮的,滋味随着时间而越来越浓郁,晚上吃通常要比早上更油更咸也更鲜一点。
    “还是以前的味道啊1
    对面的女童也夹着汤饼送入嘴中,学着他感慨的说道。
    道人不用问都知晓,她压根不记得将近十九年前在这里吃过的汤饼是什么味道了。
    随即慢慢吃完这碗汤饼。
    “这个饭很简单,三花娘娘也会做。”三花娘娘看着空碗里的油花对他说道。
    “那今后就麻烦三花娘娘了。”
    “没有问题1
    “篷……”
    一声轻响。
    三花娘娘变成了一只大肚猫儿,颇有些滑稽,燕子则是变成了很多只燕子,从窗口齐刷刷飞了出去。
    逐渐夜深。
    逐渐寒冷。
    客栈二楼的窗户却始终没关,三花猫站在窗台上,低头看着下方,神情专注。
    这间稍房在最右边,和左边那间布局一样,只是一个床在右边,桌子在左边,另一个则是反了过来。
    下方街道也差不多相同。
    仍然是记忆里的样子。
    恍惚之间,眼前好像出现了一道矮小的身影,贴着墙走,时不时抬头往客栈二楼看一眼——哪怕仅仅只是想到这样的画面,猫儿也忍不住微微将身子往后面仰一点,把头也缩回去,好避开那道身影的视线。
    三花娘娘记得这里。
    记得这里的灵敏大仙。
    三花娘娘也记得这里的布。
    当年正是在这座以布出名的小城,道士带着她出去,买了三种颜色的布,给她做了一身三色小衣裳,既合身,也合意,她十分喜欢。
    直到穿了两年衣裳,布料随时间而褪色,也变得更柔软贴身,好似从量身定制的,变成了从身上长出来的,待得三花娘娘神通长进,可以自己变出衣裳来了,也仿照了那身衣裳的样式,仿照了穿了两年后布料的褪色,直至如今。
    猫儿确实已经忘记多年前在这里吃过的汤饼是什么味道了,可怎能不记得从前呢?
    只是多年已去,变化甚大罢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