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十三章奇怪的勤王
    泉州平叛,王竞尧大开杀戒,吕府和白海家,连同追随他们的那些死硬分子,王竞尧在几天之内,一口气杀了四百四十七人,直杀得泉州海面全都被鲜血染得通红。
    那些对王竞尧又惊又怕之人,在暗地里为王竞尧取了个“王屠夫”的绰号,不过王竞尧得知这个外号后,反倒觉得不错。
    从吕中和家中查抄出来的财产,包括土地在内,折合成白银达到了令人目瞪口呆的二千八百余万两。吕家几代巨富,辛苦积累起来的巨额家产,顿时为他人做了嫁衣,全部肥了王竞尧的腰包。
    至于那些曾和吕中和有过密切来往的商人名流,王竞尧别出心裁的设立了一个“活命钱”要想留得一条性命,需要交出家产的一半才可。那些商人见识了“王屠夫”杀人的厉害,哪个不怕?现在发现“王屠夫”盘剥钱财的手段,看来还远在吕中和之上,虽然无比肉疼,但为性命计,算来算去,发现还是出钱保命比较重要,没几日“活命钱”都一一交上。这些个商人长久经商,哪个身家没有上百万?光这一项,王竞尧就又收入了有近千万白银。王竞尧拿出一百万两银子,分发给那些被吕中和害得家破人亡的老百姓,一时间“王青天”之名传遍泉州,这名字可比“王屠夫”这几个字要来得好听多了。
    泉州四万军队,有一万人不愿意再当兵,王竞业现了自己的诺言,也没有为难他们,每人分发了一笔退伍费,由得他们去了。剩下的人中,他又精挑细选出一万五千人,分别充入各营,帘新军军势大壮。
    而那些在泉州跟随吕中和为非作歹的胡人,全部被王竞尧编入到了胡人营中,以汉人军官带队,王竞尧的想法只有一个,一旦和鞑子开战,这些人可是上等的炮灰。那些个胡人虽然不乐意,但面对杀气腾腾的刀枪,那些抗议的意见只能活生生咽回肚里。
    最让王竞尧感兴趣的是收缴到了六十余条大型武装商船,这可是未来海军的基础,可惜自己的部下里没有一个懂海战的,未免有些让人遗憾了些。他让人四处寻找懂得海战的将领,泉州海运无比发达,想来要认真寻找,也不是太难。
    王竞尧随后保举李天正为泉州知府,仍旧兼任“机密处”统御,许桐为兴化知州,本来宋末官员体制有些混乱,知府知州个个都是军政一把抓,现在王竞尧把这些个职能分开,只管地方政务,不理军队之事。
    那些他的部下,又联名上书保荐王竞尧王大人为泉州、兴化观察使,这是个正五品的大官,太平时节那轮的到这些武将保荐,但现在鞑子已经兵临临安,王竞尧的部下也就是做做样子而已,哪里理会朝廷答不答应。
    泉州、兴化两个地方被王竞尧牢牢控制在手里,又手握数万重兵,一时间王竞尧成为了福建一带最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
    就在王竞尧在福建势力逐步稳固的时候,临安的南宋朝廷却正在一步步走向灭亡。元军攻陷常州后,兵锋直指临安。太皇太后下旨全国各地勤王,圣旨也传到了福建王竞抑中,王竞仪文天祥亲自保举的人才,太皇太后又知道他手握数万兵马,故此在圣旨中不光对他的请求一概应允,除了按照他上报的名单一一册封,还直接封王竞尧为福建道节度使留后承宣使。本来自行上报的是五品官员,按道理这么不合朝廷礼仪的事应该大加训示,但朝廷不但一点怪罪的意思都没有,反而封下来的却一下成了四品大员,这也当真成为了奇谈。
    这些朝廷的册封在王竞尧看来也就是摆摆样子,当不了太大用处。不过朝廷有圣旨让福建发兵勤王,既然自己还是当的赵家的官,虽然早知道临安无论如何也不能保住,可总也得做出副样子来。
    当下王竞尧和部下商议之后,都认为临安必丢,泉州、兴化虽有了点模样,但以现在的力量去和蒙古鞑子决战,只会招致全军覆没,但要一兵不发,又未免有些公然抗旨的味道。最后商量下来的结果,是派司徒平一带着一千新军兵出泉州,做个样子。
    王竞尧告诉传旨的官员,泉州即刻发兵,星夜驰援临安,请太皇太后尽管放心,王竞尧只要有三寸命在,必然不辜负太皇太后和皇上的厚望。
    不曾想到,这个传旨的官员眼见泉州繁华,又想到临安兵事凶险,居然无论如何也不肯再回去了。王竞尧又好气又好笑,又是利诱又是威吓,最后那官员才勉强答应在两名士兵的陪同下回去临安。
    整个福建都在看着王竞尧,此时见泉州出兵,当即福建各地也都出了或一千、或八百的兵马。那司徒平一命令士兵们每日行军不得超过十里,一到开饭时间必然准时吃饭,一点也耽误不得,一顿饭不吃上两个时辰不会结束。跟在后面的福建各路兵马有样学样,司徒平一走,他们也走,司徒平一休息,他们绝对不会前进半步。
    这支奇怪的勤王之师,足足走了三天,脚步还没有踏出福建境内。
    这时前线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传来,先是文天祥奉旨驰援独松关,但还没有到达,却传来了独松关已经丢失的消息。等文天祥再想赶回平江,却发现平江已经被一直埋伏在附近的元兵偷袭成功,满城飘着的都是元军的战旗。
    到了这个时候,文天祥才想起了王竞尧临行前对元军偷袭平江的担忧,但为时已晚。文天祥被迫败退至临安,旋即被朝廷任命为右丞相兼枢密使,都督诸路人马。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1276年,元军到达临安城下,站在临安的城楼上,已经可以看清楚蒙古鞑子那一张张凶狠无比的脸,和听见战马不停地嘶鸣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