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0章 风起云涌 百年变局
    行礼后,赵祯的五姑父王贻永再次深揖:“官家,臣有失察之罪,请官家责罚!”
    赵祯摇摇头:“王爱卿性子恬淡,此事与卿无关!然则,这等闲职也确实屈才。
    卿早些年一直从军,此次厢军裁撤,多用些心!此事过后,朕任卿为节度观察留后,知天雄军!”
    天雄军之于大名府,正如成德军之于真定府,均为同地不同名。
    所以,知天雄军者,犹如知成德军的张若谷,实为大名府知府。
    大宋的行政区划承袭自李唐,只是将省级单位的道改为了路,因此在军州府中,军这个级别要高于州府。
    所以节度使是二品,一府知府通常为五品六品。
    天雄军始建于李唐,当时其行政级别为一方藩镇。
    在如今的北宋,大名府、真定府同属仅次于东京开封府、西京河南府的次府。
    庆历二年前,大宋共有十大次府。其余八个为应天府、成都府、京兆府、凤翔府、太原府、河中府、兴元府、江陵府。
    大名府作为河北路第一大城,被视为大宋北京城,但其真正名正言顺,要到庆历二年正式升级为四京之一之后。
    大名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所以说,赵祯对王贻永的能力一清二楚,他之所以让其任管军八位之一,是为了更好掌控禁军。
    王贻永可是他的嫡亲姑父。
    但如今…这滩水太浑,王贻永再干下去,太容易被言官喷,人家确实有真才实学,何必如此?
    王贻永沉默片刻后拱拱手:“官家,臣想知成德军!”
    赵祯摇摇头:“爱卿且等一两年!张老爱卿已想致仕,朕想让老先生体体面面升到太子太师,再回京校勘半年集贤院,之后再致仕。
    将来老先生百年后,朕也好追赠其太师、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中山国公,而且谥号至少能带个文。”
    这就是可爱的赵祯,他连张若谷的封谥问题都想到了。这样贴心的皇帝,可遇而不可求。
    王贻永心中大为感动。因为,张若谷的今天,就是他自己的明天,能遇到如此仁厚的皇帝,实乃大臣之福!
    于是他笑着拱手:“臣遵旨!”
    赵祯正色道:“爱卿,厢军并非裁撤,而是整编为作坊匠人,其粮饷,必定比之前高出不少!
    但此事波及范围太广,虽有台谏、皇城司监督,但朕仍恐出差池,爱卿要及时纠偏,谨防民怨!”
    对吃瓜六人组中老哥几个的脾气秉性,年过半百的王贻永知之甚详,于是他叹了口气。
    “官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此弊病由来已久,积重难返之下,臣深恐激起反弹。”
    看透大宋弊病的,绝不止庆历诸位名臣,他们只是担心,刮骨疗伤会让大宋气血亏虚。
    赵祯微微一笑:“爱卿不必担忧流民问题,随着作坊群不断扩建、两大榷易院持续扩张,对匠人、劳力的需求量会逐渐加大。
    而且,最多三年,将作监要组织大规模冶炼钢铁,这都需要大量丁口!即便开封府周边诸路厢军全部裁撤,都不一定够用。
    故而,朕想利用此良机,彻底解决冗兵隐患!以后大宋只保留禁军,厢军将逐渐撤编!
    王爱卿,待你知成德军,与小乙探讨出稳妥方案后,朕还将改良官制。朕要在各路加设几个司,以路为单位分化并加强管理!”
    秦小乙的治疗方案,已渐渐显现出效果。
    王贻永年龄比蔡齐略幼,颜值更是比后者略胜一筹,但他表情可不似蔡齐那般木然。
    他此刻笑得极为灿烂,躬身拱手为礼:“臣恭喜官家!大宋冗军冗官问题,即将迎刃而解!
    此乃前所未有之百年变局!官家正当顺势而为,大展鸿图!
    官家放心,臣必尽心竭力,协助夏殿帅、郭宣徽使等同僚,做好改编厢军事务!”
    历史上的王贻永,不但知过成德军,而且知过梁山附近的郓州。
    甚至水泊梁山的一百零八好汉都得感激王贻永,正是他拓宽了郓州水道,这才加大了梁山泊的水量。
    他能以武官之身做到枢密使,而且很少挨言官骂,能力、人品都没得说。
    他有预感。
    正如李白诗中所言,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被刘娥压制十年之久的大宋,即将如大鹏般迎风而起,一飞冲天!
    最后走进御书房的,是李用和。
    这憨厚却权势滔天的汉子,甫一进门便深深一揖。
    “官家,臣愚驽,甘愿领罪受罚!臣愿献钱百万贯以充国帑!”
    赵祯本想责问,当下反而没了脾气。
    “国舅既知情,为何不说给朕听?”
    李用和深深叹息:“官家,一来,此事由来已久;二来,此事牵连甚广。
    去岁臣曾写信问计于小乙,小乙说他已有解决之道,还叮嘱臣不要让官家为此心忧。”
    说着,他从袖中掏出一封书信,双手递向亲外甥。
    赵祯接过信,略略看了看后,便又还给了李用和。
    赵祯注意到那封信的落款,是去年九月初。
    也就是说,秦琪早在三个月前,便已想到了该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赵祯扬起袍袖,阻止了亲舅舅说话,默默坐回御案前。
    他提起笔,在一张白纸上写下“科技兴国”、“重工计划”、“榷易院”、“大船”、“新航线”…等字眼。
    他陷入沉思。
    半晌后,他豁然开朗,提笔在这些词语下方,写下“民”、“财”、“货”三个大字。
    这三个大字的下方,他又匆匆写下“冗兵”、“冗费”和“冗官”三个词。
    他的飞白体写得灵动飘逸,就连他自己都暗暗满意。
    他终于想通,秦琪那两万万贯赋税的底气从何而来。
    他用力在纸上写出四个大字:市场经济。
    于是,他霍然抬头:“国舅,厢军裁撤之事,不宜操之过急,先解决一期作坊所需匠人,再言其他。”
    李用和躬身行礼:“官家,不知这一期作坊生产何物,需多少匠人?”
    赵祯默默盘算后,答道:“一期作坊组装生产马车,大约需要两万匠人。”
    建立物流体系,需要的马车不计其数,而且对于货栈而言,马车属于易耗品。
    所以,两万匠人看似极多,但一旦全国物流体系建立起来,订单源源不绝而至,这两万人根本忙不过来。
    因为这转向灵活自如、只需两匹马、载重可达宋重十六石、折合后世近一吨的重型四轮马车,只有秦小乙能造。
    这可是西方十九世纪的科技成果,拿破仑用来运输补给的神器,遑论秦琪还将车轴改进成减震更佳的独立悬挂。
    虽然它没装备橡胶轮胎。
    最为关键的是:
    由于其标准件都已实现量产,软锰矿原料充裕,且有石墨坩埚大量造高碳钢,所以这种以实木为车体的马车,只需九贯八,便可带回家!
    看官们能否想象,一辆五菱小单排,一万挂零就能入手吗?
    李用和已有了计较,当即拱手作答:“官家,既如此,臣便先改编两厢厢军。”
    赵祯强忍住骂人的冲动,沉声问道:“国舅,两厢有两万壮丁?”
    按照吃瓜六人组那四人的尿性,两厢满编五万人的厢军,或许还真凑不够两万壮丁,两万老弱病残倒是极有可能。
    李用和大惭,他将头埋到胸前:“官家,那就四厢吧!”
    四厢满编是十万人,十万人编制凑两万壮丁…
    可见他对那毫无底线的老哥四个,已经彻底失去信心。
    赵祯心口有些痛。
    他叹了口气,挥退李用和,略一思忖,决定叫来狄青。
    未几,正在宫城巡逻的狄青匆匆而入。
    赵祯踌躇再三,最终问道:“狄爱卿,捧日天武四厢禁军,如今有多少人?”
    狄青脱口而出:“回官家,满编十万,实有不到两万。”
    赵祯拍案而起,喝道:“大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