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张青睁开眼睛,神情渐渐放松。
他的脑海里已经获取了实验所需的所有数据,拿起纸笔迅速记录下来。
李天宇正想询问是否需要找人帮忙记录,却被顾若琳制止。她深知这是张青的习惯,别人记录根本跟不上他的思维速度。
转眼间,张青就完成了几页手稿,交给李天宇。
李天宇匆匆一瞥,大吃一惊,差点失手掉落手稿。
里面不仅有修正后的数据和方法,还有一张全新的星际引擎排列草图,彻底改变了引擎的排列方式和顺序。
张青还将星际引擎的金属外壳更新为一种新型化合物。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合成锎、铑、铱的化合物。
更没想到,这样的组合方式能使星际引擎的效率大幅提升。
这……这些想法都是张青在如此短时间内思考出来的吗?
李天宇惊骇不已,对张青的最后一丝疑虑烟消云散。
他确信,眼前这位年轻人必将成为龙国未来的科学巨擘,学术泰斗。
"张工程师……"李天麟话语中带着一丝慌乱,"我真的不知该如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
"应该道谢的是我,李教授。你的实验装置给了我新的启示和创意,这才有了这些数据的诞生。"张青谦逊地回应。
"现在,我们需要分头行动了。"
"李教授,你立即带领所有专家和教授,根据我提供的初步设计,制造并组装大型实验所需的器械。"
"设计方案,我会在后续的实验中不断优化和完善。"
"而我,会立刻回到北大,着手制造微型实验装置。"
"不,"赵署长一直静听,此刻果断地插话,"张工程师,时间紧迫,你不必回北大了,留在这里制作微型装置吧。"
"没错!"李天麟赞同地点点头,"这里的实验条件和技术设备都比北大更优越。"
"这个风洞实验室,暂时借给你使用。你需要什么,列出清单,我会立刻准备。"
张青感受到这份诚意,点头接受了,没有推脱。
"那我也留下来,作为张工程师的助手。"谷若琳主动请缨。
说完,谷若琳的脸不由得微微泛红,幸运的是无人察觉。她自己也纳闷,为何会有这种反应,这究竟是怎样的情感呢?
张青点点头,有航天物理学的专家协助,无疑能省去许多困扰。他没有多想,立刻和谷若琳开始准备实验。
第二天清晨,李天麟发现张青没去食堂,拍了拍头,意识到自己疏忽了。
他忘了给张青一张能在基地自由行动的ic卡。
一边让人赶制ic卡,一边他亲自端着早餐去找张青和谷若琳。
门是面部识别的,得到张青的许可后缓缓开启。进去后,李天麟愣住了,只见张青专心致志地做实验,而谷若琳已在长椅上沉睡。
平日里端庄冷艳的谷若琳,睡相也优雅。此刻却满嘴口水,鼾声如雷。
只有极度疲倦时,才会忘了自己的睡姿,可见这场实验对谷若琳的脑力消耗有多大。
张青则显得从容不迫,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在北大的校园生活中,无论张青作息如何,他都会确保每日三餐定时定量。而且他的食谱都是他自己规划的,确保充足的营养供给。
因为他的科学实验对大脑的压力,是常人的数十倍。即使系统赋予了张青超凡的大脑承受力,也需要稳定的营养支持,以免过度劳累导致脑损伤。
谷若琳也是超级天才,仅仅一个晚上就已疲惫不堪,实验的难度可想而知。
"看来这个试验,仅凭我和院长阁下的力量并不够。"张青沉思后说道,"李教授,你能否为我配备几位助手呢?"
"我怎么把这个给忘了!"李天麟拍了拍脑门,"张总工程师,我会立即为你安排几位专家级别的教授作为助手。"嘴上这么说,但李天麟心里犯起了嘀咕,实验失败后,项目团队已是风雨飘摇,许多专家已重返原来的机构,只有少数几位仍坚守在这里。
那些离开的专家都有自己的研究项目,要临时召回他们,恐怕不是易事。
而留下来的专家们,各自手上也有繁重的工作,短时间内调动他们可能不易。
张青早已洞察了李天麟的顾虑,轻轻一笑:"实际上,我只需要几个人来协助我进行计算验证和复查工作,并不需要他们参与方案设计。"
"他们不需要拥有谷院长那样的研究实力,只要对航天物理学有一定理解就可以了。"
"我认为,只要是航天物理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就能胜任这项任务。"
"至于人数,我想三位应该足够了。"
提到航天物理的博士生,李天麟突然想起了一个人。
他叫周继申,是航天物理学的权威,北京大学的教授,也曾参与过一箭多星项目的研究。
试验失败后,周继申回到了北京大学,继续自己的研究项目。
他手下正好有几位航天物理的博士生,能够满足张青的需求。
张青本身就是北大的人,北大的博士生在他指导下学习,等于是为北大培养了人才,一举两得,北大方面肯定会乐意接受。
想到这里,李天麟迅速拨通了高怀德的电话。
高怀德听说张青需要人,二话不说,立即把周继申请到了办公室。
"周教授。"高怀德直截了当地说,"现在,一箭多星项目已由张青接手,我们需要借用你的三位学生,前往实验基地协助。"
在高怀德看来,协助张青做研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
任何一位教授,得知自己的学生将协助张青,都会感到无比自豪。
然而,他忽略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