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让几位放心就好,我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呢,之所以把大明宝钞给你们,是希望咱们彼此之间能够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有朝一日都能让自己国家的所有臣民们,都过上美好的日子!”
朱元璋大手一挥,乐呵地说着自己的宏图壮志,言语中尽是满意。
而听到了朱元璋这话,四国使臣也只能在心里抱怨的同时点头应和,面上摆出一副和和气气的表情。
他们根本不明白朱元璋到底在打什么小算盘,但是却又无可奈何,只能在宴会结束后把东西带回去。
而朱元璋见他们如此的“欣喜”,甚至还“大发慈悲”地给他们多加了几箱大明宝钞。
四国使臣见状更欲哭无泪,此时此刻的他们极为后悔。
若是再来之前没有特意写信禀告各自的君主,说大明的皇帝要赏赐东西的话,手上这几箱犹如烫手山芋一样的纸钞,就可以在路上随手处理掉,然后再用别的勉强看得过去的宝物应付交差。
可是现在送信的人只怕都已经在路上了,他们根本拦不住。
自己手上这些宝钞总不能真的全部带回去吧?
“罢了罢了!这也是没有办法!”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四国使臣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心中尽是郁闷,喊着自己的人将这一箱箱大明宝钞运回了自己的使馆。
而拖在最后的东夷使臣,却在佯装离开之后半路折返,他望着大明辉煌灿烂的宫门想起了来之前君主的嘱托。
要知道,东夷这次派使臣来大明就心思不纯,他们每个官员、学生乃至是商人都被委派了自己的任务。
特别是使臣自己,更是被东夷君主亲自交代要和大明皇帝打好关系,建立友邦关系,最好能方便东夷人安稳地在大明学习各种技术!
然而在来之前,东夷使臣却听说,大明皇帝直接禁止外邦人继续在大明学习,连带着商人都被驱逐了不少……
“不管了!富贵险中求!”
“现在就这样拿着大明宝钞回去,分分钟就得切腹自尽!”
东夷使臣咬了咬牙心中一横,决定冒一回险,亲自来和朱元璋商谈一番。
既然东夷君主都说了,只要能和大明打好关系,可以牺牲一些利益,那自己也就放开手脚的干了!
“陛下!东夷使臣求见!”
朱元璋原本都已经打算离开,好好回去回味一下那些使臣们精彩纷呈的表情,结果却听到宫人传报,说是东夷使臣有事相商,于是便停下了原本要回去的脚步。
这家伙回来作甚?自己不是刚刚才将他们送走吗?
自己才让这些家伙离开,东夷的使臣就偷偷摸摸地找了回来,只怕是有些东西并不方便让另外三国的使者听见了。
“去把他叫进来吧。”
朱元璋微微眯起双眼,他倒是想看看东夷的使臣能有什么把戏。
而东夷使臣得知朱元璋愿意见自己后,也是松了一口气。
若是连人都见不到,别说是谈条件了,只怕以后有没有机会都不好说。
好在大明的皇帝愿意见他!
“尊贵的大明皇帝。”
东夷使臣深吸一口气,先是恭恭敬敬的向朱元璋行了一个大礼,摆足了自己尊敬的态度。
朱元璋见后更是颇为好奇的挑了挑眉毛,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
如今私下见面,刚开始东夷使臣就把态度摆足了,自己若是有半点不满,反倒还显得自己不识趣。.qqxsΠéw
“咱记得刚刚让你们回去,怎么突然原路返回?”
“难不成是有事相商?”
看到东夷使臣这副模样,朱元璋也没给他试图东扯西扯的机会,直接挑明了他的来意。
饶是朱元璋也在猜,东夷使臣这是打算干什么?
是为了那些大明宝钞,还是为了那些被直接驱逐出去的学生和商人?
毕竟这段时间,自己对东夷下手的动作的确是不小。
而东夷使臣似乎是没想到朱元璋会这么直接,顿时愣了愣神,不过他迅速反应过来,既然朱元璋主动开口,自己也正好顺势将事情说出来,省的自己再做铺垫。
“陛下,臣在来前听闻您命人驱逐了四国来此学习的学生和商人们。”
“臣希望,您能够允许他们回来接着学习、做生意。”
在仔细打量了一番朱元璋确实是没什么生气的迹象之后,东夷使臣试探着开口说道。
他也是在来的路上排练了一路,此时鼓足了勇气,才将这番话说出来,心里生怕朱元璋突然不悦。
而朱元璋听后冷哼一声,神色中流露出几分不满。
毕竟东夷使臣这话实在太像是在指责他下令驱逐那些家伙的行为不妥。
自己行事,什么时候还要被一个小小的使臣指手画脚了?
“怎么,你对此有何不满?”
朱元璋的眼神顿时冷冽了几分,望向东夷使臣的眼神中多了几分不善。
他本来就没多少耐心,现在一听这家伙可能是想谴责自己,自然语气也不怎么好。
“陛下,您误会了。”
“臣只是想说,臣知道您驱逐四国的学生和商人,必然是有自己的考量,臣等自然明白您的苦心。”
“不过臣倒是希望您能够允许东夷的学生和商人继续回来学习!为此,东夷愿意用其他东西做交换。”
东夷使臣见状不禁倒吸一口冷气,意识到自己险些弄巧成拙,于是连忙苦笑赔罪。
将自己的诉求阐明后,东夷使臣特意抬眼看了看朱元璋,见他并未因此有何神情变化后,便放心地继续说了下去。
“臣怎么说也在大明住过一段时间,知晓陛下之所以印制大明宝钞,是因为明朝内缺了些能够印制铜钱的铜矿,这些东夷正好有。”
“而且在臣来之前,我们还在东夷境内一处山中发现了不少金矿银矿。”
“想必大明比我们更需要这些东西,所以希望用这些东西换诸位学生和商人在大明学习的机会。”
“东夷自上而下素来敬仰大明,如此事能成,将来必定举国相报,还望陛下准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