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8章 朱棣,你不仅是韩信居然还是周公!——五千字!
    感谢“苏士河的六六”“喜欢侏獴的韦德龙”“道友,贫道这厢有礼了”“至尊元神”“s杨先生”“银明君”“爱离11”“爱吃梅子醋的炎星辰”“(?_?)⊙w⊙⊙w”的打赏。
    祝各位小哥哥、小姐姐:
    山高有行路,水深有渡舟。
    和气作春妍,新年胜旧年。
    所求皆如愿,所行化坦途,
    多喜乐,长安宁。
    ————
    【第二支兵马由朱荣带领前往保定,会同保定孟善部队,在孟善带领之下向南安营扎寨,摆出一副要围攻定州的样子。】
    【第三支兵马则由朱棣率领剩下的士兵围攻西水寨。】
    【至于德州方向,朱棣压根看也不看一眼。】
    【盛庸何福大军目前是:蚯蚓上墙——腰杆子不硬。】
    【老太监上青楼——无能为力。】
    【房昭的山西明军目前是建制相对最为完全的一支部队,并且明初时期山西经济和人口是北方诸省第一。】
    【大明刚建国的时候山西一个省的实力可以吊打河北加河南。】
    【《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全国总人口为五千九百八十七万多人,而山西竟达四百一十多万人。】
    ps:具体数字为全国总人口为人,山西人口人。
    别问我怎么知道的,因为17年山西中考历史真题第3题中是这样写的。
    【熟悉明初的朋友一定知道,洪武三年至永乐十五年从山西往全国各地轰轰烈烈的大移民,还留下了洪洞大槐树的传说。】
    ————
    大唐长安
    “玄龄(房玄龄名乔,字玄龄),前隋极盛之时天下户口几何?”李世民问道。
    “炀帝大业五年,户八百九十万七千五百三十六,口四千六百一万九千九百五十六,此隋之极盛也。”
    “我朝若是加上民间隐户或有前隋一半以上之人口。”
    李世民感叹道:“若我朝有大明如此众多之人口,东至大海之滨,西至苦寒之地,皆是我大唐领土。”
    “太阳永远不会从大唐落下!”
    众臣皆是脑海里想着此番盛景,到时候就在长安刻块石碑:
    由此东南西北去长安数万里,皆是大唐。
    如此功业,岂不美哉!
    ————
    【杨文和德州军团直线距离约为三百七十八公里,但房昭和真定兵团距离只有七十六公里。】
    【房昭据险而守,燕军主力不来,就持续掠夺燕地人口、粮食,削弱朱棣后勤实力。】
    【燕军主力来,便据险而守为真定兵团争取时间,让其得以补充兵源、辎重。】
    【待真定兵团恢复元气,两相呼应便可对燕地人口、粮食进行持续性掠夺,压制朱棣的后勤补给实力。】
    【西水寨确实易守难攻,但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完美的东西。】
    【西水寨的唯一命门在其身后通往紫荆关的路。】
    【燕军主力对西水寨进行试探性进攻,随后不再进攻,只是单纯包围。】
    【而后朱棣大张旗鼓的带领亲卫及后来的三千营兵马向南开拔。】
    【并且明实录记载此战用了四面楚歌的战术:时围寨久,敌军多南人,天寒衣薄,会夜霜月,上令军中四面皆吴歌,敌军有潜下寨降者言,众闻歌声,皆堕泪思归,无固守之志,但为房昭等所制耳。】
    【韩信让人给项羽唱楚歌,朱棣让人给房昭唱吴歌。】
    【房昭应该感到荣幸。】
    【毕竟根据数学定理,四舍五入之法。】
    【朱棣等于韩信,那我房昭妥妥的西楚霸王项羽复生啊!】
    ————
    大明建文三年
    西水寨的房昭听到耳中只觉得讽刺,朱棣可能是韩信,但我绝对不可能是西楚霸王啊,我真的不行啊。
    耳边还充斥着诸将的劝谏之语。
    “将军投降吧,反正最后燕王也赢了。”
    “投降吧,将军,反正我们也打不过。”
    “早点投降还能混个好位置。”
    房昭满脸正气怒斥道。“身为军人岂能轻言投降,尔等未战先怯。”
    “当斩首以正军心。”
    余光看到身后护卫准备拔刀,刀口已出鞘,又放平语气说道。
    “但……!”身后护卫将刀缓缓放进刀鞘,但虎口仍然紧握住刀把。
    至于拔不拔刀?就得看房昭接下来的话了!
    “朝有奸臣,陛下被奸臣所困,燕王殿下听从太祖皇明祖训奉天靖难乃是正道。”
    “怎么能说是投降呢?”
    “侮辱我是小事,你们怎么能侮辱爱国忠君的燕王殿下呢?”
    “速速去找些荆条来!”
    “我被奸臣蒙蔽,竟然差点与燕王为敌,我要去向燕王殿下负荆请罪!”
    身后数名护卫虎口皆是松开刀把,连忙跪倒在地。
    “将军英明。”
    ————
    大秦
    项羽已经无力吐槽了,太抽象了,之前看见自己的埋身之地也就罢了。
    怎么四舍五入房昭就是我了?凭什么不能四舍五入朱棣是我?
    我就一定是失败的那个?
    老流氓,给我等着,历史上我败了,你看此次我不打的你满地找牙,我名字倒着写!
    刘季倒是和萧何等人商量起来,要不要去把韩信找到一起带去咸阳,这多少也算点功劳,自己活下来的几率更大一些。
    萧何一句话浇灭了他的幻想。
    “如果是汉朝皇帝刘邦,那对韩信还多少有点知遇之恩。”
    “你刘季去?”
    “你猜韩信知道将来被你杀了,你又突然出现在他面前?”
    “他是拔剑杀了你呢还是拔剑杀了你呢?”
    萧何没猜错,韩信正在前往咸阳的路上,他可以为始皇的功业奉献毕生所学,只求始皇能给他刺刘邦一剑的机会。
    一剑过后,恩怨两清,是死是活就看刘邦的命数了!
    咸阳的始皇心中莫名有种激动之感,仿佛有好事马上就要降临一般。
    ————
    【朱棣向南做出一副要死磕定州的架势,真定军团无可奈何,只得连夜发兵火速救援。】
    【去了,朱棣可能真是装样子而已。】
    【但你若是不去,朱棣可就真的要进攻定州了。】
    【然而:真定援军至,上夜率精骑五千趋还。】
    【朱棣遛狗一样,用一小块骨头把真定兵团引出来,连夜率领五千精锐骑兵人衔枚,马摘铃偷偷回到西水寨前线。】
    ————
    大明建文元年
    吴杰不服气的咒骂。“你才是狗,你全家都是狗。”
    “汪汪汪!”
    ————
    【朱棣再次亲赴前线侦查,随后定下破敌策略。】
    【次日燕军照常进攻,房昭等人应该是没有探查到朱棣已经亲率主力回援。】
    【打不过朱棣就算了,我还打不过他手下将领?】
    【华英、郑琦率步兵骑兵共三万背靠峨嵋山列阵。】
    【峨嵋山不是峨眉山,没有山字旁。】
    【不过峨眉山倒是和朱元璋有特殊缘分。】
    ————
    天幕第二次没有后人的面容,露出一张图片,上面是一块石碑,左侧为现代简体字,右侧为番邦蛮夷文字。
    虽然是现代简化字,但在天幕的能力影响之下众人皆是看懂了。
    哦,原来朱元璋有个和尚舅舅?
    朱元璋到底是男是女?怎么第一个是她,第二个是他?
    ps:图在作者有话说,或者早上八点点开评论可看。
    ————
    大明应天府
    朝臣的头颅放的越来越低,只想自己突然晕倒然后被抬出大殿。
    一天天的,太折磨人了,先是皇后、太子、太孙早亡。
    后是燕王造反。
    现在还居然当着陛下的面提和尚,还说他有个和尚舅舅。
    你不怕死,我们怕啊!
    谁敢在陛下面前提光头、和尚之类的话语?
    ————
    【不过这个最早出自某些野史记录,至于峨眉山刻上去完全就是为了吸引旅游量。】
    【已经被很多人考证过是假的,因为朱元璋的母亲陈氏出生于公元1286年,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被饿死。】
    【但宝昙和尚,讳示应。出生于公元1334年,病逝于1392年。
    如果宝昙和尚是朱元璋舅舅,那朱元璋的外祖父和外祖母在高龄之下居然还能做那些事,并且还生下一个儿子。
    不得不说是人类传奇。
    并且在明史记载的很清楚,扬王(朱元璋追封的)无子,生二女,长适季氏,次即太祖母。】
    【至于这个谣言的起因可能是因为宝昙和尚的母亲是朱氏,崇佛至深。】
    【朱元璋曾赐诗两首给他,并且洪武二十五年宝昙和尚于天界寺圆寂,世寿58岁,朝廷以国师礼安葬。朱元璋遣使喻祭,蜀王朱椿亦派人致祭。】
    【所以这个谣言的大概是这样的:宝昙和尚母亲是朱氏,因为古代存在嫁夫从姓。所以有可能他母亲姓朱或者嫁给了朱姓之人。】
    【既然是朱,那也别管到底和朱元璋有没有关系了,我们文人觉得肯定是有关系的。】
    【不然你给他写诗?】
    【还亲自祭奠?】
    【你儿子也派人祭奠?】
    【经我们文人综合考虑,做出如下决定:宝昙和尚就是朱元璋的舅舅了。】
    【虽然按逻辑来说,如果宝昙和尚母亲姓朱,那要么是朱元璋父亲一辈,要么是朱元璋祖父一辈,那他只能叫宝昙和尚表弟或者表伯父。】
    【如果宝昙和尚父亲姓朱,那朱元璋也只能叫堂弟或者堂伯父。】
    【舅舅到底是怎么理出来的,恕我没有理通这个逻辑。】
    ————
    大明应天府
    朱元璋冷眼望向文官群体。
    “陛下,真和我们没关系啊!”
    “您知道的,我们胆子小啊。”
    “我们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该编排这些事啊!”
    “陛下明鉴啊。”
    文臣声音此起彼伏,皆是声泪俱下。
    后辈,你无聊不无聊,讲靖难就讲靖难,峨眉山和峨嵋山碍着你什么事了?
    你思维这么跳脱的吗?
    朱元璋懒得搭理他们,只觉得他们吵闹。
    七日前他以为后人说阿房宫是始皇为了心爱的女子阿房修建的,这谣言个已经够离谱了。
    没想到,天道好轮回,居然轮到咱头上了?
    天界寺打坐观看天幕的宝昙和尚在思考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陛下该不会迁怒于我吧?
    我要不要提前圆寂啊?
    按后辈纪年推算,1392年应是洪武二十五年,现在才洪武十三年。
    我还可以活十二年啊,后辈,我要是因你而死,到了西天佛祖面前,我一定参你一本。
    后辈,欺负信佛者,可是会下无间地狱的。
    且行且珍惜!
    ————
    大明北京
    朱棣也是停下思索,暂停和大胖的感情交流。
    “老和尚,你母亲不姓朱吧?”
    “你也没有什么远房亲戚姓朱吧?”
    说的姚广孝险些佛心破裂,数息时间才调整过来,对着朱棣摇了摇头。
    朱棣放下心来,朕的野史已经够多了,朕可不想被编排和老和尚有什么亲戚关系。
    按我和老和尚做的这些事,若是论上亲戚,文人不得写个几百万字?
    又回过身子接着和大胖论起道来。
    “老大啊。咱也觉得你当初说的对,国库空虚、当与民更始,打仗的事情缓一缓,等你和瞻基打也是一样的。”
    朱高炽坚决反对:“不行,必须打。”
    朱棣同样坚决:“没钱啊,太子爷。”
    朱高炽:“这次要打到斡难河畔。”
    朱棣:“不行,没钱。”
    朱高炽:“扫荡犁庭!”
    朱棣:“没钱!”
    朱高炽:“爹您御驾亲征!”
    朱棣:“没钱!”
    朱高炽拍着桌子:“我想办法,爹,这仗您必须打,要为我大明打出百年和平来。”
    朱棣也是拍着桌子怒吼:“不打,没钱,朕要与民休息,轻徭薄役!”
    朱高煦和朱高燧把朱瞻基夹在中间,面面相觑。
    “老三,这场面,我看着怎么那么熟悉?”
    “二哥,这不就是上次我们和爹说要打仗,大哥说没钱的样子吗?”
    “乖乖,怎么爹和大哥都变了?”
    “发生什么事了?”
    朱瞻基插话道:“二叔,三叔,打也打够了,放开我吧。”
    “我最近新学了两招,我去试试。”
    朱高煦来不及思索,学了两招?和谁学的?学的啥?
    朱瞻基跑到桌子旁,突然一拍桌子,吓了朱棣和朱高炽一跳。
    大喝一声:“不管你们是谁!马上从我爷爷和我爹身体里面滚出来!”
    “信徒朱瞻基恭请太上老君、如来佛祖。”
    “妈咪妈咪哄,急急如律令!”
    嘭,嘭,嘭。
    “哎呦,哎呦。”
    “爷爷,爹,我错了啊,别打了。”
    朱高煦看着这场面都有些不忍心,果然是亲爷爷和亲爹啊,打的比我这个二叔狠多了!
    ————
    【山西老表确实强!】
    【朱棣大军的第一波冲击并没有冲垮他们的防线。】
    【但朱棣喜爱亲自探查地形的做法为他带来了回报,他发现了一条可以绕到西水寨背面的路。】
    【但这条路太难走了,以至于房昭大军都认为不可能有大军能从此路绕过来。】
    【也有可能此条路径房昭大军斥候并未探查到,当然这种可能几率有点小。】
    【一批挑选出来的燕军勇士历经万难绕到西水寨后方,但携带不了重型武器,无法大规模作战。】
    【朱棣也没想过就靠这一股奇兵去攻破西水寨,只让他们多多携带旗帜、铜锣、号角。】
    【兵法有云:攻心为上。】
    【漫山遍野插满了燕军旗帜,敲锣打鼓吹号角,摆出一副燕军已经截断紫荆关退路的阵势,吓的西水寨前的南军军心大乱。】
    【看,还说你朱棣不是韩信转世!】
    【这和韩信当年井陉之战不能说是十分相似,简直是一模一样。】
    ————
    大汉长安
    “淮阴侯,你觉得朱棣与你有几分相似?”刘邦没话找话的问道,也没指望韩信能回答。
    说到军事,韩信倒是技痒难耐。
    “朱棣给我当徒弟,勉强够格吧。”
    刘邦撇了撇嘴,你可真能说,还勉强够格。
    好吧,你是韩信,你说的都对。
    “那朕呢?”刘邦有些满怀期望的问道。
    韩信拱了拱手,算是行了礼。
    “呵呵,陛下若是想当我徒弟,等我七老八十,眼睛瞎了、脑子也不灵活的时候,倒是可以。”
    砰的一声,刘邦拍案而起,怒斥道。
    “当初你不是还说朕能将兵十万吗?”
    韩信连拱手装一下礼节都不想装了,随口回答道。
    “呵,您是皇帝,我不得给您留点面子?”
    “我还能直接说您是废物?”
    刘邦握紧手中酒杯,不停喘着粗气,半晌才压制住心中怒火,面带笑容望着韩信。
    “淮阴侯,此言有理!”
    看着韩信目瞪口呆的样子,刘邦心里极度满足。
    想惹怒朕逼朕杀你?朕偏不!
    朕还要让你去打匈奴,帮朕抢马。
    你气不气?
    哈哈!
    ————
    【燕军趁机反攻,南军前线士兵惊骇遂乱,四散奔走,并且攻到寨门口,守军看到前线战败,也是无心恋战,四散而逃,燕军逐之,斩首万余级,坠崖死者尤众。】
    【此战燕军获马千余匹。】
    【生擒都指挥华英、郑琦、王恭、指挥詹忠等。】
    【随后一路追杀逃命的南军,但不得不说南军的主将都很命大!】
    【房昭、韦谅逃走,燕军追杀千余人,追不上了才停下进攻。】
    【这次不是单骑走了,起码两骑。】
    【随后朱棣在涿州庆功,班师回北平。】
    ————
    大明建文三年
    朱棣在大营里吃着军粮远远望着西水寨,听着天幕言语,还在思索之前战术怕是不能用了,得想个新战术破敌。
    突然间仿佛看见寨门大开,揉了揉眼睛再次确认,好像确实是开了。
    还没来得及派人去探查,就见前线骑兵快马加鞭赶来。
    “殿下,寨里出来一个光着身子背着荆条的人。”
    “后面跟着两人,打着两面旗帜。”
    “一面是:誓死追随燕王。”
    “一面是:奉天靖难。”
    朱棣瞪大双眼,不敢相信,连让士兵再说一遍。
    朱棣口中的饭都来不及吞下,鞋子都来不及穿好,就往前线跑去。
    “哎呀呀,好啊,好啊。”说着还向房昭行礼。
    房昭跪倒在地,泪眼朦胧。“燕王乃太祖之子,奉天靖难大将军,怎可对我一罪臣行礼?”
    “你我当年皆曾与北元作战,今日只论同袍情义,不论名爵。”朱棣边说话边把房昭扶起来,将身上荆条为他卸下,又将自己外衣脱下披在他身上。
    房昭坚决不受,可朱棣将衣服披在他身上,紧紧按住。
    “都是武人,怎得学文人那般虚假客套?”
    拉着房昭就往帅帐走去。
    《明太宗实录》:燕王吐哺,天下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