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八章广通渠
    第八章广通渠
    作为一个官员来讲,李曦应该算是勤于政务的。
    开元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四日,顶着大风,李曦视察了渭水河道和长安至洛阳的官道,中午,这么一队人马只是在一个镇子上一人吃了一碗面,便又赶在下午时分,又特意去视察了前朝隋文帝所开凿的广通渠水道。
    一直到日落时分,他们才带着一身的疲惫回到渭南县城。
    隐隐约约的,能够听到身后的抱怨声。
    李曦从长安带过来的这些人,不管是魏岳、杨慎馀等,还是下面的胥吏乃至于校尉,而且还包括了以李曦家人的身份跟随的高升,自然都不会有什么怨言,就算有也不至于说出来,此时在后头抱怨的,自然就是渭南县的那些衙役了。
    而且看那位更俗更县丞的样子,就算是他清清楚楚的听见了,却也似乎是压根儿就没有出声制止的意思。
    杨慎馀板着脸没有什么表情,性子相对耿直的魏岳却是一个劲儿的皱眉头。
    李曦看他那样子,在马上冲他压了压手,做出一副稍安勿躁的模样,这才让魏岳最终没有开口说什么。
    不过回到官驿吃过饭之后,魏岳还是跑过来抱怨了一通。
    “大人何苦如此忍让,再怎么说咱们也是京官,而且大人身兼三部之任,配天子剑,这帮地方小官居然敢如此轻慢”
    要说起来,魏岳虽然在户部呆了十来年,大家都公认他能力出众,但是却一直只能蹲在一个主事的位子上,而且负责的还是不怎么受重视的漕运一事,等到江淮转运使司衙门成立之后,他更是立刻就被同僚们排挤出来,被赶到新衙门里来,就是因为他的性子太过耿直了。
    李逸风私下里跟他聊过,他也知道自己这个性子不太好,但是没当遇到事情,却总还是忍不住要冲动起来。再加上他在长安做官多年,在长安城内或许不显,到了地方上之后,脑子里却是自然而然的就有一种优越感,眼见渭南县的官员们不拿自己等人一行当回事,他便不免的有些心中忿忿难平。
    李曦闻言笑笑,发下手里的案牍,亲自起身给他倒了杯水。
    其实相比于常风那等业务纯熟但是却心思灵活的熟吏,又或者是杨慎馀那样老而弥辣的人物,李曦反而是更喜欢性格耿直的魏岳,因此这一路行来不过几天,魏岳这个督漕使看上去就更像是李曦的副手,而同为督漕使的杨慎馀,看上去就更像是一个参谋了。
    心思太过灵活的人,往往很难愿意认认真真的去做实事,反而是这种性格耿直的,只要你给予信任和重视,他就会死心塌地的帮你办事。
    眼见李曦亲自起身给自己倒茶,魏岳赶紧站起来,等到李曦递过茶杯,他赶紧接过去,脸上有些赧然,道:“怎好叫大人给下官倒水,这个”
    李曦笑笑,一边回去坐下一边冲他摆摆手“坐,坐下吧,别那么客气”
    魏岳手里捧着茶盏坐回去。
    李曦想了想,对他道:“地方是轻慢咱们,还是尊重咱们,都无关紧要,咱们是为了做事情而出来的,不是为了面子而出来的。只要咱们要做的事情,他们地方上能够给予必要的支持,只要他们还听话,那就足够了,至于其他的,就随他们去”
    李曦这个主官都这么说,魏岳一时间便也不好意思说什么了,只是看他那样子,捧着茶盏大口的喝了一口,倒好像是心中仍自忿忿难平似的。
    也不怪他生气,这一趟下来的可是三个京官耶,你渭南县再说是畿县,也不该如此慢待吧?县令称病,打发了县丞陪同,县丞又是一脸老婆跑了的怨愤,这搁在魏岳看来,简直就是无法无天之极了。
    想了想,李曦突然问:“魏大人,今年三十五了吧?”
    魏岳闻言一愣,然后赶紧放下茶盏,恭敬地道:“回禀大人,九月里刚过了足年,算是三十六了。”
    李曦点点头,笑道:“年富力强,经验丰富,正是做事情的时候啊”
    魏岳听他这话里似乎藏着别的意思,一时间便不敢接话。
    别以为他性格耿直就一定是个莽汉,事实上,一个能在户部衙门里呆了十来年,还能当上主事的,即便再怎么性格耿直,那也是针对官油子们而言,单说这脑子的聪明,他可不比其他任何人差。甚至于因为性格耿直容易得罪人的缘故,他做官要比其他那些官油子还要难一些,而他居然还能坐上主事的位子,可见这智商应该比那些人还要高一些。
    只要他能把脾气压下去,绝对可以算是一员能吏。
    李曦的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书案,缓缓地道:“事实上,看到渭南县如此轻慢,我心里也不舒服,但是仔细想想,我又觉得这未必是坏事。”
    “咱们离开长安之前,城里的那些议论,想必魏大人你也该是多少听说了一些,说起来你们或许只是多少有些感慨,但是对我来讲,压力不小啊”
    魏岳闻言正襟危坐,眼睛瞪得老大,一边认真地听着,一边脑子转的飞快。
    话说,听李曦这话里的口气,似乎是在跟自己推心置腹啊
    上司肯跟你推心置腹,这代表着什么?
    魏岳可不傻
    刚刚被排挤出户部衙门那会子,他的确是气得了不得,甚至当时还有着一怒之下辞官不做的冲动,虽然后来到底还是忍住了,却打算好了就到那什么狗屁江淮转运使司衙门里去混吃等死了,反正升官不容易降官也不容易,只要自己老实巴交,这主事的官俸谁也不至于短了自己的,就这么拿着俸禄过点消闲日子也不错。
    第一天到了新衙门,他确实是这么做的,李逸风很亲热,他不冷不热,李逸风要聊天,他有的没的的陪着,就是不跟你上心,你要交代事情,他也不是不做,反正就是慢慢悠悠的晃,借此以表达自己内心极度的愤懑和不爽。
    但是李曦到任之后说了那番话,他这心里不知怎么就给一下子触动了。
    说到底,他才三十六岁,正是做事情的好年纪啊,再说了,他虽然一再的劝说自己,就从此当个混吃等死的官儿就好了,但那大抵是出自被排挤之后的极度愤怒,究其本心,其实是非常不甘心就此平庸度日的。
    他也想做出点成就来啊,他也想升官啊,他也想手握大权啊
    所以,当李曦这位年轻的过分的主官用一番话重新给了他希望之后,他这心里就忍不住的活络起来,虽然谈不上什么过分的积极性,但到底是用心了许多。
    而等到后来一日日的看着李曦闷坐在公事房里看案牍熟悉漕运事务,还时不时的把他这个原来主管漕运的主事找过去谈话聊天了解情况,他逐渐的就感觉到了李曦的决心。
    这是一个愿意认认真真做事情的上司——这就是魏岳对他的评价。
    而结合着李曦往昔的名声,无论是诗文才华,还是数月之间家产可捋王侯,都让魏岳对他这位上司的信心越来越足,等到一路东行,眼看李曦一路上的脚踏实地,他这心里也就越发的踏实起来,心想:说不定跟着这样一位认真的上司,又是新衙门,暂时还不至于有什么同僚之间相互排挤之类的破事儿,自己只要用心,就真的能做出点成绩来?
    事实上面对渭南县的轻慢,他的内心并没有像他表面所表现出来的那么愤怒,以往在户部时主管漕运这一块儿,不是没跟着上司出来巡视过,下面这些地方官的嘴脸自然见过——表面上待你恭敬,其实只要不是直接的要害部门,谁管你是谁
    但是,李曦新官上任啊,人又年轻,肯定是个压不住脾气的,所以他觉得,如果自己适度的表现出一些愤怒来,或许更能帮助自己早一步博得上司的新任?
    还是那句话,他性格是很耿直,但不代表他傻。
    十几年的户部生涯,十几年的官场倾轧,一直到前些日子被同僚们排挤出户部,都让他积累出了相当多的官场经验。
    而事实证明,或许他这番表现还真的是发生了作用,于是,他换来了李曦的推心置腹,至少在表面上来看,应该算是推心置腹吧。
    李曦说:“魏大人或许知道,我跟朝中某些人有些过节,再加上我确实年轻,资历也不足,骤然出任江淮转运副使,会有人议论几句,说几句闲话,这都很正常,只要陛下信任我,就足够了。只是,这压力却还是免不了会有,而且,你以前在户部就是管这一块儿的,漕运这件事不好做啊”
    这一番话,说的有些隐晦,但还是不妨碍魏岳准确的把握到了李曦的意思。
    此前在户部时,李曦的事迹听过不少,自然也知道他在蜀州折辱了赵风凌的事情,自然也知道他话中所谓的得罪了某些人是指的谁,只不过这种事情,魏岳纵是想要结好上司,却还是谨慎的没有接话。
    他只是把心思放到了李曦这番话的后半截上了。
    漕运是不好做。
    那么,李曦既然这样感慨,再结合着他刚才提到长安城内的那些议论所带给他的压力莫非他是想到什么办法了?害怕这办法一旦提出来,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李曦,心里微微的有些激动。
    他是漕运故吏,做事又是素来肯下功夫钻研的,李曦能想到的办法,他大约也都应该想过,再结合李曦这一路过来视察的重点,渭水、广通渠这办法,几乎是呼之欲出
    后世有句实在话——要想富,先修路。事实上这个话搁到任何时候都没错,也是所有时代的人们一致公认的至理名言啊
    顿了顿,似乎是在斟酌着措辞,李曦道:“每年要漕运至少一百万石,这个担子很重,按照目前的情况,几乎不可能完成。这两天从新丰到渭南,咱们都是3z过来的,你魏大人又是这一块的老管家,想必更是心中有数的很,要想做到每年一百万石,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修漕路”
    手指仍是有节奏地敲打着书案,道:“洛阳至陕州,是第一大关,这个等咱们过去实地看一下,看看三门天下险,必须要想个办法出来,陕州至长安,是第二大关,这个咱们已经看了一大半了,渭水几乎不堪用,广通渠废置已久,仅靠陆路,一来运费太高,二来运量太小所以,我思虑再三,准备上书陛下,要求重修广通渠。”
    渭南虽然是畿县,到底只是县,一入夜,很快就安静下来。在这渐渐安静下来的寒夜里,外边风声呼啸,两个人秉烛夜话,李曦的声音听去有些悠远,但是这最后一句话,还是让魏岳激灵一下子站了起来。
    “大人此言当真?您真的要要重修广通渠?”
    李曦笑笑,压压手道:“坐,坐下说要想漕路通畅,怕是必须如此了,莫非魏大人还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
    魏岳闻言激动地直搓手,却是只能傻笑“这个,下官哪能有什么好办法。”犹豫了一下,他又皱皱眉头,道:“只是,重修广通渠只怕不容易啊”
    在户部主管漕运的这几年里,他好几次跟水部司的郎中大人提起过重修广通渠的事情,最终还是不了了之,因此李曦一提这个,他便深有感触。
    “一是太过耗钱了,广通渠全长三百里,已经废置了七八十年,若想重新疏浚,怕是耗资巨大,即便是陛下准了,政事堂门下省那边,也未必会同意,二来么,关中不富水,虽然地方上也修建了不少水利,但是究其根本,其实还是靠引渭水灌溉,你不修渠,百姓们自己想办法,也能种田,你修了渠,百姓们灌溉立马就方便了,但是,存不住水呀”
    他掰着手指道:“大家都说八水绕长安,其实无论浐水、灞水、渭水,水量都不算大,稍微修建一下水利,满足关中的灌溉,倒还有余,但是若想保持修建好之后的广通渠内始终富水到船只通行无碍,怕就不易了,这也是广通渠废置的原因之一。”
    “因此,过去这些年虽然朝廷上也不是没有人提过这件事,但是只要一提到钱,一提到这个水量的问题,到最后却难免还是会不了了之。”
    李曦点点头,叹息道:“广通渠修好了,百姓们要引水灌溉,这个自然是情理之中,但是,百姓们把水用掉所增加的那些收益,却远远抵不上漕路废置之后的代价呀可惜,百姓们不会明白这个道理,而且事实上,关中若是灌溉便利些,能多产些粮食,也可以一定程度上减轻漕运的压力,所以,这件事也并非全是害处。而且,我准备上书陛下,直接将浐水、灞水的河道接到新的广通渠来,想必到时候会缓解这个问题”
    这就是技术问题了,八水绕长安,最后都是注入渭水的,而渭水最终奔流汇入大河,大量的水就这么白白流走了,老百姓能引用以灌溉的,连十分之一都不会有,所以李曦的意思就是,干脆就把原本属于渭水的水量给截出来一部分,直接灌入广通渠。
    魏岳在户部主管漕运多年,琢磨过不少类似的点子,李曦说的这个办法,他也曾想到过,因此闻言之后倒是不至于吃惊,只是一个劲儿的低头沉吟不语。
    良久之后,他才道:“如此固然可以让广通渠的水量大增,但是”
    李曦闻言一笑“百姓们要用就用,这个影响不大。当然,与之相配合的,我将在上书时一同要求工部重新修缮关中各水利。”
    魏岳想了想,便点头,其实他也知道,虽然百姓们引水灌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水位,但是说到底,那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再说了,广通渠虽然废置多年,但好歹还留着砌石的渠道,一旦疏浚好了,百姓们纵是取水,也取不了太多。
    问题的最大关键,在于钱。
    废置了几十年的广通渠,要想疏浚到足以通行船只,而且按照李曦的设想,还要把浐水和灞水引过来,这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做到的事情,首先就需要大把的钱哪
    说到这里,眼见魏岳再次低头不语,李曦也不说话,只是看着他。
    既然玄宗皇帝让自己出任这江淮转运副使,把漕运的事情交给自己了,那么一定程度的支持那几乎是肯定的,所以,虽然要想让上头同意重修广通渠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是李曦仍然有着至少九成的把握这件事最终会被批准。
    所以,这个不是问题。
    难只难在,李曦要处理的事情,不止一个广通渠啊
    三门之险,经常舟覆人亡,显然比这个还要更迫在眉睫。
    所以,他需要一个肯认真做事又精通此事的人来替自己把这一块儿给抓起来。
    过了好大一会子,李曦才道:“要重修广通渠,没有人主持不行啊,所以,我意欲保举魏大人你兼任京兆府士漕司士参军事,主修广通渠,不知你可敢担此任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