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元童来到仙庭
看水火童子拿着九齿钉耙,直接就向东游记招呼过去:“呔,那就看打吧!”
就在水火童子举着九齿钉耙之时,突然有人叫道:“水火哥,有人想来天庭!”
在凌霄殿,赵公明一时没有找到那个元童,也就不找了。或许什么时候,这人也就出来了。
然而赵公明一直都在想办法,再将自己的实力提升一个等级。
还记得当初他把逆乱八式领悟到了逆乱九式,将实力大幅度提升。以当时的实力,越阶战斗也不是不行。而现在,想要越阶打败圣人,却几乎不可能。
所以,赵公明便尝试着,是否可以将自己的道传进一步增强,然而再加强逆乱十四式已经是难度较高,而那焚诀,却是从未增强过。他很想凭借自己的感悟,将焚决进一步增强。
若能将佛怒火莲的威能再往上迈出一大步,结合逆乱十四和自己准圣的实力,说不定能与圣人有的一战。
当然,这也都是想想,真若面临圣人,具体什么情况还犹未可知,不过至少是一个可行的手段。
“还是不行!”赵公明盘坐漂浮在殿内,眉头紧皱,可无论如何,也无法将焚诀再提升一个等级,领悟出额外的东西。
就在赵公明苦恼之时,好像感应到了些什么。便走出了凌霄宝殿。
水火童子拿着钉耙,看向那弟子:“有人来?什么境界?”
“我…看不出。”守门弟子说道:“看上去就是一平平无奇之辈,但既然能到这三十六层天,就不会是凡人。不是凡人又能不让我看穿境界,感觉应该是有些实力的。”
“嗯?”水火童子把九齿钉耙扛在肩上,说道:“让我去会会他!看看他什么境界!”
“水火哥,你不打我了吗?”东游记都做好了硬接那一钉耙的准备,忽见水火童子扛着九齿钉耙走了,有些失落,连忙问道:“快打我啊!”
“等会再打!”水火童子说道:“实在不行,我就用这钉耙招呼招呼新人!”
水火童子扛着耙子,大摇大摆的来了南天门,就看见面前是一孩童,睁着大眼睛看着他。
“这谁家小孩啊?!”水火童子指着对方,四周张望道:“哪位弟子生了孩子都不管啊!站出来!”
“呃……”那守门弟子说道:“水火哥,这就是来加入仙庭的那人。”
“你?”水火童子拿着钉耙,两手抱胸,看着小元童:“你要加入仙庭?”
元童看着水火童子,大眼睛一眨一眨的,却有些怯惧,不知该怎么说话,憋了有个好几秒,支支吾吾地说道:“我…你叫水火哥?水火哥你……你好像气运不错……仙途天赋特别高。”
一边说着,元童的眼睛却也看得出来,这些人在好奇他的境界。
想起先前自己暴露出了真正的境界,却引来了那么多的人。元童就想,是不是该改换个别的境界?
于是,他便模拟了那老仙翁的境界气息。
“哈哈哈……!”水火童子听了元童的话,大笑出了声:“孺子可教也,孺子可教也!”
水火童子一时间得意忘了形,把九齿钉耙一丢,被东游记接到,就见水火童子两手叉着腰:“你非常好!说吧,想要什么神位?仙庭四帝之位给你一个我认为妥!”
“水火哥……你好像还没问对方修为呢!”一旁的守门弟子悄悄说道。
“用不着!”水火童子说道:“这人一看就是根骨清奇,返老还童,天赋斐然,脑袋灵光之辈,反正大事我管不着,封神位的事我还是能管的!就这么定了!说吧,你叫什么名字,想要个什么大帝?”
“我…我叫元童……”小元童说道。
“元童?”水火童子说道:“那就叫你元什么什么帝吧!我懒得起名,你慢慢自己想!”
“水…水火哥,这样好像不太好吧?”一旁的东游记有些颤颤巍巍地扯扯水火童子的衣袖,说道:“有人看着呢!”
“管谁看着呢!敢说出去小爷我就把他腿卸掉!”水火童子一回头,却看见赵公明两手背负,站在那里。
“哎嘿嘿…嘿嘿……”水火童子说道:“师…师兄!”
赵公明没理水火童子而是走上前去,蹲在元童面前:“你叫元童?”
元童点了点头:“我……这名字是别人刚给我起的。”
赵公明微微一愣,刚起的?
他双目轻闭,再一张开,已是一双法眼,却只看到了对方有着玄仙的实力。
‘这就是大师兄说的,那个元童?’赵公明有些奇怪,这人,真的能给截教带来帮助?可既然师兄都那样说了,那说不定就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他说道:“如此,那便先进来吧。”
在天庭一空置的大殿内,赵公明说道:“这段时间,你就住在这里吧,有什么需要可以和我说,也可以和刚刚的哪个水火童子说。我会吩咐他,满足你的一切要求。”
而元童仰着头,看着赵公明,突然问道:“你有事苦恼?”
“嗯?”赵公明刚要走,但却一回头,看向元童:“你知我在苦恼什么?”
元童有些支支吾吾地说道:“我也看不清……我知道你在为你的兄弟姐妹们的未来而苦恼,也知道你在为修为的事情苦恼。”
“你怎么知道?你说你也看不清?”赵公明问道:“你能看到什么?”
“我……就是朦朦胧胧可以看到一些东西。”元童说道:“我知道你害怕以后会遇到无法打败的人,也知道你想增强你自己的实力,但却寻不到结果。我想……也许我能帮你解答这个问题。”
“你能?”赵公明犹豫了一下,将焚决的道意展现出来。
元童看了好一会,却突然觉得,好似与自己学到的一个字有些关联。
“你能根据它,感悟出额外的东西吗?”赵公明问道。
小元童半天没有答话,随后道:“有帛和笔吗?”
赵公明从袖子里取出丝帛和毛笔,放置于殿内一桌案之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