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285 俘虏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就好像人的天性里原本就有好斗的基因一般。
    作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现任主席,维克托要在他的层面上与很多人争斗,而在他的下面,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着争斗,当然,各个部门内部,同样会存有争斗的,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一名重生者,维克托并不是特别喜欢争斗,尤其是不喜欢那种你死我活的争斗,如果可行的话,他更愿意与人和平相处,但是很可惜,有些事情,能不能与人和平相处,并不是某个人自己能够决定的了的。
    将针对古琴科的处理文件签了,让安娜拿到秘书处去做备档,维克托随即便给主管外交人民委员部的莫洛托夫同志打了个电话,通报了这件事——还是那句话,古琴科是外交人民委员部的人,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虽然迫于形势,对他采取了紧急措施,但必要的招呼还是要打一个的,免得没头没脑的得罪人。
    维克托现在得罪的人已经不少了,他实在不想将政治局所有的委员都得罪个遍。
    ……………………………
    斯大林同志与军方的矛盾毕竟不是公开化的,所以,除了有限的几个人之外,谁都不知道瓦图京所处的局面有多么危险,或许是因为感受到了危机,又或许是因为作战方案得到了调整,放弃了一举吞并德军南线重兵集团的计划,乌克兰第1方面军很快便在基辅地域取得了突破。
    十月上旬,乌克兰第1方面军最终突破了德军重兵设防的基辅南部地域,随即,苏德双方在初秋的泥泞中展开了长达半个月的反复拉锯,最终,德军被迫在十月下旬选择了撤退,苏军旋即解放包括基辅、日托米尔、法斯托夫等重要城市。
    至此,苏军在长达两个月的作战中,解放了几乎整个东乌克兰地区,并夺回了乌克兰的首府,同时,苏德战场的整体形势,也正在变得越来越明朗化。
    而随着乌克兰四大方面军在乌克兰地区的迅猛推进,德军在整个东线战场的防线,出现了巨大的缺漏,其中央集团军群所固守的白俄罗斯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
    这个突出部与乌克兰溃退的防线,形成了一个阶梯形的结构,乌克兰一线是第一级台阶,而白俄罗斯地域便是第二级台阶,用一个更形象的表述,德军在白俄罗斯的防线,就像是一个巨大的阳台,在这个阳台的下方,便是已经被苏军光复的乌克兰。
    战争进行到这一步,苏军的高层指挥员开始变得越来越有信心,总参谋部敏锐的察觉到了白俄罗斯所存在的巨大机会,因此,有意在白俄罗斯方向上,发动一次旨在光复白俄罗斯,同时寻机围歼德军重兵集团的大规模战役。
    这一场战役,与旨在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反攻战役相配合,都是新一轮冬季攻势的组成部分。
    最初,按照总参谋部的规划,白俄罗斯方向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将交由朱可夫同志来指挥,换句话说,就是将之前由罗科索夫斯基指挥的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交给朱可夫,而罗科索夫斯基将调任到列宁格勒,负责指挥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战役。
    不过,这一次斯大林同志没有接受总参谋部的意见,他将苏军几个方面军的司令员都召到了莫斯科,包括托尔布欣、科涅夫、马利诺夫斯基等人,一个不少的全都召了回来。
    按照斯大林同志的说法,就是既然一线的指挥工作要听取方面军一级指挥员们的意见,那么就要广泛的讨论,总参谋部代表不了一线的指挥员。
    结果,经过不到一上午的短暂讨论,总参谋部的决议被推翻,罗科索夫斯基继续留任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司令员,并与总参谋部共同负责起草白俄罗斯战役的相关作战方案。
    尽管不知道整件事的细节,但维克托还是能稍稍得到一点风声的,他知道,如今的联盟军方,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既得利益群体,军队中的派系斗争也很激烈。就像斯大林同志所说的,总参谋部代表不了所有的一线方面军指挥员,那些指挥员们,也不全都愿意听总参谋部的招呼。
    与此同时,被屡屡排挤的罗科索夫斯基,估计也是被这一次的风波恶心到了,他做了一件足以激怒总参谋部的事情:在总参谋部的白俄罗斯战役作战方案制定出来之后,他自己又弄了一份,并在斯大林同志面前推翻了总参谋部的那套方案,强硬的要求采用他自己制定的那份方案。
    最终,斯大林同志在经过反复确认之后,真的采用了罗科索夫斯基的方案,而否定了总参谋部的方案。
    整个十月份,尽管苏德战场的前线没有发生激烈的战斗,但在莫斯科,很多事情却正在发生显著的变化,一些因为战争而被暂时掩盖起来的矛盾,正在愈演愈烈的暴露出来,并在诸多方面引发连锁反应。
    ……………………………………
    昨夜的一场雨,将莫斯科的气温又拉低了几分。
    清晨,在树影间穿梭的晨风,已经带上了几许明显的寒冷,半枯半绿的树叶,随着晨风簌簌而落,如同失控的扁舟一般,晃晃荡荡的落到地上。
    地面上铺了薄薄的一层枯叶,厚重的靴底踩上去,发出咔嚓咔嚓的轻响。
    林荫路上,维克托穿着一袭宝蓝色的风衣,胸前两排带有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徽章的金色纽扣,在晨曦的照射下灼灼生辉。
    在维克托的主导下,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制服最终还是更换了,秋冬装包括了两件风衣、两件大衣以及必要的制服、军靴、军帽等等。
    随着战争局势的彻底逆转,苏联的国力开始在战争中得以缓慢复苏,物资紧缺的局面,得到了极大的扭转,否则的话,委员部的换装计划,也不会得到如此迅速的施行。
    维克托的卖相原本就不错,如今换上这身制服,穿上这件风衣,整个人更显精神,也更能吸引女人的目光,毕竟制服诱惑这种玩意,不仅对男人有效果,对女人同样也有效果。
    如今的林荫路已经成为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直管区域,这条街道不再允许普通人通行,道路右侧的树林外围,也设立了铁丝网的隔离带,其目的就是为了保障委员会总部的绝对安全。
    此时,漫步在林荫道上的维克托面色严肃,眉头微微皱着,显然是在思考什么问题。
    随着十一月份的临近,斯大林同志前往德黑兰参加同盟国首脑会议的期限也是越来越近,按照此前的工作安排,维克托明天就将离开莫斯科,前往德黑兰做一些事先的安排部署。
    这一次,他同样也不会乘坐飞机过去,而是要乘坐火车前往,将三天后斯大林同志将要走的路,提前走上一遍,以确定路上的各项安保工作都能做到位。
    不过,现在维克托脑子里所考虑的问题,却不是与这次出行相关的问题,而是由内务人民委员部昨天晚上转交过来的一份外交照会,说具体一点,就是由日本关东军司令部转过来的,关于交换战俘与谍报人员的公函照会。
    不管背地里的相互关系如何龌龊,至少在对外的公共宣传上,如今的苏日关系还是友好的,因此,遵循惯例,双方在将要处决的战俘、间谍中,存在对方国籍的人时,都会实现发一份这样的照会过去,看看对方有没有交换战俘、间谍的兴趣。
    过去几年中,苏联在远东地区抓获了不少的日本间谍,尤其是在维克托前往远东调整反谍工作之后,日本设立在远东的谍报网遭遇了毁灭性的打击,由此被苏军反谍机构抓捕的人自然也不少。
    与此同时,日本人在过去几年中,同样也抓捕了不少的苏联间谍,这其中有在中国境内抓获的,也有在日本本土抓获的,在这其中,主要的还是在中国境内抓获的那一部分,他们人数最多。
    过去,在内务人民委员部负责对外情报工作的时候,交换被俘谍报人员根本不是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可选项之一,莫斯科的态度,是不承认一切被俘的间谍。
    但是,目前负责对外情报工作的人是维克托,他不仅仅是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主席,还是对外情报局的局长,因此,他的主张,是有一部分被俘获或是暴露的情报人员,是有必要通过交换的形势挽救回来的。
    过去内务人民委员部在对待被俘间谍的问题上,态度太过冷漠了,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利于对外情报工作的展开。
    的确,身份暴露的间谍本身就失去价值了,即便是交换回来,也没办法再从事相关工作了,但问题是,如果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对这类人弃如敝履的话,其政策对那些潜伏情报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