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先生说:“不论是君王,还是地方司牧,用人至关重要。咱们接下来比较一下夏、商、周时代的君王和两汉时代的君王在用人方面的差异,相信你会从中有所裨益。
夏、商、周三代的贤明君主,为人谦虚谨慎,处事端正严肃。
选好统领百官的宰相之后,对社会上的各种言论、朝庭上生的诉讼案件以及种种繁杂事务,不过是大体了解和掌握而已,并不敢做到事必躬亲。
他们之所以会这样,主要是唯恐这等等杂务扰乱自己纯一的本性和天赋的才智。
朝廷里,一定选好贤明的宰相。宰相是百官的脑,是百官的旗帜。
只要有一个好的宰相,就能调教出一批好的官员,带出一个清廉有力的政治群体。所谓宰相得人则百官正,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宰相领导各种职能部门,引荐和罢黜下级官吏,使他们各得其所。某人处某事,某人任某职,委任者不敢掉以轻心,谋事者不敢玩忽职守,各各恪尽职守。
惟其如此,道德建设和政务推进才能并行不悖。
自从夏、商、周三代以来,义理已非评价事物的唯一标准,法度亦非履行职守的重要标尺,道德荒废,江河日下。
我看以汉文帝的贤明,似乎完全可以越夏、商、周三代贤君的政治,但他还是要了解全国案件判决情况和钱财粮食的数量,先是问之于太尉周勃,接着又问之于丞相陈平。
从这一点上来看,文帝固然不是一个喜欢仅仅把握治国大政方针的君主。
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似乎也可以越夏、商、周三代君主的政治。
然而他对丞相田分竟说:‘你要任命的官吏完了没有?我也想任命一些官吏。’
说这话,是为了什么呢?
从这一点上看,汉武帝也是不仅仅喜欢把握治国大政方针的君主。
治国的大政方针不清楚,应该做的不急于去做;
一些治国的根本大计,以及关系到国家兴衰治乱的重大问题,没有时间去探究。
而天下的一些繁杂事务本属于各级官吏和各职能部门职责的,却要兜揽在君主一个人身上,这是主次不分根节不明啊!
是以汉代的政治迥异于上古时代的政治,也就不足为怪了。
我以为,人君凭个人的智慧和才能,如果说整天忙于事务堆中,那么天下真理之所在就难以深入地研究和探讨;
不能深入地研究和探讨天下的真理而流于杂务,那么下属司牧就必然处于无所适从或得过且过的状态。
一般来说,天下的情理,当权者若有失实,则奉事者难免就会出现失误;开创的事业若不适当,那么追随者势必会轻率从事。
君主治理国家喜欢面面俱到,必然会导致这种结局。
若论天下政务,重当推军事吏治,其次则为刑罚钱粮。
然在朝廷上掌管大政统理万机的,不过两三个大臣而已。
他们研究谋划治国方略,任命委派官吏。
那些执政大臣既然是得力的人选,那么下属的朝庭百官,自然也无不称职,然后再向有关官吏授予军事吏治、刑罚、财政等方面的职责。
作巫祝的,不能让他们去管理厨房;作工匠的,不能让他们到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技能领域。
如此一来,谁还敢不尽心履职,以成就我的志向?
王者之道,在于修已任贤、提纲挈领,掌握大政方针处理国家大事。至于官府文书和诉讼案件等事,不是一位帝王应该管的。
帝王任用人才并督促他们完成自己的使命,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谁敢不尽力?
择选居心公正的人担任宰相,关心百姓疾苦和善于处理诉讼案件的人担任郡守、县令;
选择能为国家增加收入和保证国家供给的人掌管钱粮大权,选择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法令的人掌握审理诉讼案件大权。
帝王只负责考察臣下功过的大小而实行赏罚,何忧不治?
帝王诸事加身,下面的官吏就会弄虚作假来欺骗帝王。事情的本末和上下级关系则颠倒错乱。
对这种事情,你怎么看?”永嘉先生问马腾。
马腾憨厚地一笑,说道:“我自领兵以来,即不自觉地履行了先生的教诲。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充分挥每个人的长处,对我所从事的事业帮助很大。这一点,我是很清楚的。
上任张掖之后,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工作,也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事业。
我知道自己擅长的是什么,不擅长的又是什么,所以上任伊始,就下诏求贤。
若要治理地方,还需这些能人贤者方可。”
马腾心里说:这正是我来这里找你的原因啊!
永嘉先生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对。
我以为,作为一个君王,或者是一个当政者,其主要的职责是任用良相贤能、掌握大政方针和考察官吏的优劣而予以赏罚。
这样才能使官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切不可越俎代庖。所谓人主好要则百事详,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有这样的说法,君主治理国家喜欢把握要点,百事就周详;君主治理国家喜欢面面俱到,百事就容易荒废。
我曾探讨过这种说法,并用以考察古今的治世或乱世,大概无出其右。
你上任伊始,就能认识到这一点,并且在以往带兵的过程中切实实践了这一点,实在是难能可贵啊!”
这正是:
人主好要百事详,提纲挈领诸可昌。
未见后世走两极,阴不阴来阳不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