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九五章 披甲
    ?天亮的时候,华夏山庄木材加工场的刘老木匠接到国资部的安排,全面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带着一众木匠和学徒来到了码头上,他们需要对这艘货船进行全面的改装。
    国资部下达的第一个任务是把这艘散货船的货舱上面用木板铺平,只在图纸指定的位置留下一些有栏杆的方孔,方孔下面也没有安排楼梯,铁船的两边一共留出了二十多个这样的方孔,也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
    货舱那巨大的凹坑内用粗大的木桩和结实的钢梁纵向分成了三列,中间一列宽两米,对着安放了两组不同方向的传送带,一组向船首方向传送,一组向船尾方向传送。
    传送带的宽度只有六十厘米,两边还分别留下了一条可供人行走的通道。
    传送带的动力采用的是直流电机驱动,可以很方便地调整传送速度,而且,另外增加的摇柄也可以在没有电力供应的情况下转为人力驱动。
    另外两列每列宽四米,与过道之间并不是完全隔开,而是用方木做成的活动栏杆,把方木从顶部放入木桩上固定的槽钢内,可以根据方木的多少来增加和减少栏杆的高度。
    这两列空间每隔三米之间又有一个横向的活动隔断,隔断和活动栏杆原理一样,只不过这些隔断两边的槽钢要小一些,隔断材料用的不是方木而是规格一致的木板。
    这样一来,过道两边的空间把隔断搁满后,就是一个个十二平方米的小房间,可以临时住人,也可以在运送货资时对物资分类存放。
    这些隔断还有一个目的是可以在万一遇到剧烈撞击时,减小那些散放物品乱飞对那些在货舱内工作的人造成的意外伤害,而且小小的空间更容易稳住身形,防止严重的撞伤。
    毕竟这个货船是准备用来作战的,免不了与这个世界的那些大型的木船发生碰撞。
    由于货舱是个标准的长方形,有了先进的电动工具和螺栓等现代连接组件,加上传统卯榫结构安装便捷的优势,以及足够的人力物力,只用了两天时间,整个货船就被打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水上平台。
    然后,自卸车又拉来了一张张一毫米厚的薄钢板,钢板边上已经被预先钻出了一些小小的孔洞。
    虽然这钢板很薄,只有一毫米厚,但这也是没有办法,华夏山庄目前的加工设备还不具备在厚钢板上开孔的能力,焊接技术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掌握得好的,直接用螺栓固定的方式更便于更换存在损坏的部件。
    而且,铺这层钢板的目的也只是防止抛石机的石块对木制甲板的直接伤害,在钢板的作用下,受力面积会被扩大,从而降低受力点的压强,只要不能直接把钢板打穿,下面的甲板是不容易被砸坏的。
    同时,这层钢板也可以防止对方使用桐油等东西把木甲板烧毁,有备无患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钢板的缝隙上使用了一种弧形的金属走线板,既可以把那些螺栓帽隐藏起来,避免船上的人摔倒时这些突出对身体造成伤害,又可以用作线路的铺设,还可以在船身剧烈晃动时给上面的人提供一个稳住身形的地方。
    如果甲板上没有这些弧形的金属走线板,一个撞击就可能造成钢板上的人滑出十多米,随便撞到任何东西都可能致命。
    大家早已经被华夏山庄经常拿出来的这些奇怪东西弄得麻木了,反正自己想要把钢铁打造成这样一张张厚薄一致的钢板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更不用说钢板上面那些密密麻麻的花纹,还是安心做事吧。
    塔吊轻松地把一张张钢板吊到船上指定的位置,那举重若轻的姿态看起来真是有些赏心悦目。
    一些人甚至宁愿放弃今天干活挣华夏币的机会,也要蹲在一边看着那巨大的铁船是如何披上铁甲的。
    直接用螺栓固定这些钢板比焊接的方式快得多,虽然从牢固程度来说差得太远,但这并不影响使用,毕竟魏民生还没有想过在这上面起降战斗机。
    木制甲板的中间留出了一排没有安装钢板,而是用螺栓固定了一排专门订做的五米长的集装箱活动房,毕竟,一般的活动板房是承受不了撞击时的剧烈震动的。
    这些活动房都没有窗户,只有两端有门,船上的人可以通过这些房屋快速地到达任何一边的船舷。
    活动房里安放的几乎都是固定的东西,在订制时就已经安装在里面了,双层的钢架床上下都有螺栓固定,铁制的文件柜也用螺栓固定在集装箱的箱壁上,用来装一些日常用的衣物等东西。
    二十多个集装箱活动房全部固定好之后,在货船的甲板上形成了一个五米宽,五十米长的一个居住区域。
    自卸车拉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多,长长的钢管、铁杆和那蓝色的“铁瓦”,一车车地从码头边上的一个四合院里拉到了塔吊下面,也不知道这么多的东西是什么时候运到那个院子里的。
    货船的甲板上搭起了一个一层楼高的棚子,蓝色的“铁瓦”上面还撑起了一层手指厚的木板,把整个平台都盖了起来。
    如此一来,就算是烈日之下、风雨之中,也丝毫不能影响大家在甲板上面的各种活动,薄薄的木板也能够挡住那些抛射时飘过来的飞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