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陈庆到底是生分了。
夏晓兰还记得请陈庆帮忙借书复习,陈庆脸红的要命。她从来没有撩过陈庆,在陈庆表白后,也拒绝的不拖泥带水。
好几次来找陈庆都没见到人,有巧合,肯定也有人为原因。
陈庆自己要和夏晓兰疏远,她也没办法。
可能走得太近,陈庆没法从青涩的暗恋里走出来?
夏晓兰只能选择尊重陈庆的做法,保持适当的距离,可能对彼此都好。大学的生活这么精彩,陈庆慢慢也就把她忘了。
年轻人的暗恋,很纯也很真,夏晓兰没轻贱过陈庆的表白,但她也只能做这么多了。
4月5号是清明节。
这时候清明还不是法定假日,学校也没说放假的事儿,刘芬去羊城拿货未归,于奶奶在家做枣糕。
“清明节吃馓子、枣糕和鸡蛋,才算过了节。”
于奶奶说的是豫南省的习惯。
‘馓子’是面粉搓成细长条,再用油炸的香脆,豫南人很喜欢吃。
枣糕不用说,新郑产好枣,豫南人吃枣糕都是多少年的规矩了。鸡蛋么,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它永远是补身体的好东西。
于奶奶还指使夏晓兰去偷了一节柳枝插门上,说是传统。
这两年改革开放,复苏的不仅是经济,还有各种“传统”。学校虽然不放假,夏晓兰可以从家里带东西给室友们吃,她跟着于奶奶学做馓子,被于奶奶无情的嫌弃。
于奶奶多做了些送给左邻右舍,这两天刘芬不在,都是夏晓兰每天趁着中午去店里盘账,再把三个店的营业款存入银行。
存钱的时候,夏晓兰还遇到了派出所的马所长。
“怎么是你来存钱?你一个学生,你妈也真是放心!”
“马叔叔,我妈去进货了,我就是暂时帮帮忙。”
刘芬有啥不放心的,被说四位数的营业款,就是五位数的钱,夏晓兰都敢背着全国走。孤身一人,不走偏僻小巷,不去危险的地方,夏晓兰比别人感触更深。
何况是带着钱,她肯定会再三小心。
周诚送的电击器,上了大学夏晓兰都好久没用了,这两天又揣在了身上,夏晓兰不怕抢钱的,她小心谨慎是怕有人抢了钱还要害命。
这点钱哪比得上命重要,有人要抢,夏晓兰把钱直接交出去都行。
马所长不知道夏晓兰的想法。
好多人都觉得,只要是学生,那就不算成年人,一个未成年人,能处理好这么多钱?
他的判断没错,这家果然是没个顶事的男人,要不怎么能叫学生出面。
马所长也没多说,就跟着夏晓兰走了一段,让她小心,存钱时最好让店里的售货员一起同行。
夏晓兰都觉得,马所这人瞧着长得挺凶,其实还挺热情仗义的。店员也说,派出所的人会在附近巡逻,夏晓兰就知道马所是真交待过。
一顿饭吃的还挺值当,马所拿了两条烟,比拿了两万块钱还尽心。
要不是清明节没有送礼的习俗,夏晓兰还真的要给马所再送点东西。
她回去拿枣糕的时候顺嘴提了一句,于奶奶若有所思:“这个马所长,有点热情过头了。”
热情过头?
夏晓兰瞧着马所还挺正直的,难道是她看错了人?
别人这样说,夏晓兰听听就算,于奶奶经历的事多,夏晓兰不敢掉以轻心。伍行长介绍的人,夏晓兰准备找伍行长打听下。
她查了一下日历,周诚是4月18号过生日,那天是周四,夏晓兰肯定走不了。她想提前几天去,现在暂定4月13号去冀北省。
去年周诚过生日,夏晓兰送了块劳力士的手表。
周诚挺喜欢的手表的,夏晓兰年年送手表没问题,她今年的确也有准备。
但除此之外,她总想替周诚多做点什么。
这就是感情加深了,以前只想给周诚买买买,现在除了花钱,夏晓兰没吝惜花时间和精力。
周诚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恐怕是石家那边。
夏晓兰最近自己都很忙,也不知道关慧蛾是如何处理的。清明节不能给马所长送礼,于奶奶做的枣糕和馓子,夏晓兰能给周家送一点。
……
“你这孩子,也太客气了。”
夏晓兰说是于奶奶做的,送来给他们尝一尝,还准备了周家二老的份儿,关慧蛾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周奶奶偏心是有道理的,夏晓兰说她会改变,就真的改的让人挑不出一点毛病。要说夏晓兰总用钱买礼物砸人吧,她这次又送的自己家做的东西,心意还十足。
“阿姨,我过几天想去看看周诚,他肯定很关心石家的事,我最近也没帮着您处理石家的事,石大娘的眼睛恢复好了吗?”
“你帮什么忙,我看你学校里课不少,还要忙家里的两个店,石家的事用不着你操心上火。也不是什么大事,石大娘已经出院了,眼睛的视力恢复的还不错,他们不愿意继续住招待所,我给租了个小院先住着。”
要安顿一家人的房子不能太小,关慧蛾当时还愁没有合适的地方,康伟说他有个院子空着,关慧蛾出钱把康伟的院子租下来。
石家一家老小,前两天已近搬进了房子。
关慧蛾对石大娘的印象不错,石大娘一出院就说要把帮忙的保姆辞了,说好是关慧蛾给钱,石大娘也不想占周家这个便宜。
关慧蛾还是用医生的身份,让石大娘再多休息半个月,承诺保姆干完这个月就走。
工作的事,落实在勃通县,现在周国斌正在帮忙往京城调动。
石家人在京城安家落户问题不大。
“你要去了陆军学院,就让周诚别担心,这件事我肯定能处理好。”
过几年为什么要去冀北,不就是周诚的阳历生日吗?
“魏嫂子那边……态度有变化吗?”
夏晓兰还是把这话问了出来。
关慧蛾皱眉:“我也搞不懂她,还是让我别告诉石大娘事情的真相,每次面对石大娘,我这心里都不踏实。”
夏晓兰想了想:
“那我去冀北前,亲自去石家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