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647:高估自己(1更)
    夏晓兰捧回了英语竞赛的特等奖,在小范围内还是造成了轰动的。
    她拿着奖杯回来,消息哪里瞒得过,一栋女生宿舍楼都知道了。
    307寝室把夏晓兰抬起来在寝室里转圈,不时有人来寝室打听消息,确认她是真的拿奖后,舆论也是发酵的很快。
    不同于以往的负面流言,这一次是毫无争议的正面舆论了。
    外语系的一个没入围口语决赛,另一个入围的钟彩也只拿了二等奖,夏晓兰这个建筑系的大一新生,拿了竞赛的头名特等奖……给华清长脸不说,建筑系也很长脸啊!
    全国性的竞赛,拿了特奖不容易,现在再提“夏晓兰”,除了长得漂亮,至少得加一个英语特别好的前缀。
    夏晓兰不觉得自己英语特别好。
    然而比赛的结果为准,她现在真的成了林老师的贴心小棉袄,天赋好还努力认真的学生,没有老师会讨厌。
    贺教授也觉得夏晓兰是个可造之材,学建筑是不是太浪费了,还跑来建筑系问夏晓兰能不能转系。
    那怎么可能呢?
    贺教授被系主任态度强硬的往外赶:
    “夏同学能学好英语,就能学好建筑,我们要尊重她的选择。”
    系主任的话,贺教授找不到反驳之语,夏晓兰的个人意愿就是留在建筑系。
    “算了,是我太拘泥于表象了,在什么专业并不重要。”
    贺教授摇头晃脑的,要对外语感兴趣,就算在建筑系也能自学。强扭的瓜不甜,夏晓兰在录制时候也说过,让别人看看女建筑师能走到哪一步。
    未来的女建筑师在做什么呢?
    她捧回了奖杯,马上就是考试周——奖杯还没有揣暖和,夏晓兰就得从拿奖的兴奋中抽身,迎来大学的第一次期末考。
    ……
    大学的开学时间都差不多,期末考的时间也差不多。
    夏晓兰已经在准备期末考试,京城师院那边,夏子毓和王建华始终无法平心静气。
    王建华觉得两人是志向相投的,毕竟高考结束的那天,两人能谈整整一晚,夏子毓说的每一句话,都说到了他的心坎上。
    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侣,王建华曾经这么定位他和夏子毓的关系。
    是什么时候,两人之间不再有那么多可说的,相处时,更多的是沉默?
    比如现在。
    他迫切想要夏子毓说点什么,来打破这令人窒息的沉默气氛。然而夏子毓此时眼神涣散,真的很难再照顾男友的小情绪。
    可能是过了几分钟。
    也可能是过了几个小时那么久。
    夏子毓勉强聚拢了残余的力气:
    “所以,她拿了竞赛特等奖,明年还能当交换生?”
    这不应该是夏晓兰的人生啊,在夏子毓的规划中,夏晓兰应该名声尽毁,被夏家人厌恶,最终在乡下嫁个鳏夫或老光棍,再好看的容貌,困在贫穷的乡下蹉跎几年,不过也是个稍微好看点的村妇了。
    而她自己,则找了前途大好的王建华,考上大学,离贫穷的老家远远的,成为人人羡慕的城里人。
    还是过得最好那种城里人。
    可她的规划只实现了前面一小半,以20岁出头的年纪来说,她和夏晓兰的人生不过是刚开始。
    就是这一点,让夏子毓勉强打起精神。
    这才哪儿跟哪儿呢,她才22岁,夏晓兰20岁!
    夏晓兰暂时占了上风,不意味着她不能翻盘。夏子毓的眼神重新坚定,起码有一点她是能确定的,王建华绝对不可能重新选择夏晓兰!她花了快两年的时间,终于让王建华和她站在了统一战线,瞧王建华现在的样子就知道了,夏晓兰的成功,带给他的不是欣喜,而是难受。
    “建华,只是一个英语竞赛而已。她要是去国外当交换生,从此就留在国外更好,避免了我们和她再见面的尴尬。”
    现在的人都把留学当成是了不起的事,好像一出国就是人生赢家,就能光宗耀祖了。
    最好夏晓兰也有那样的想法,拿着“交换生”名额,出国后就别回来。夏子毓不是认输,她是被夏晓兰的光环给压得喘不过气,如果夏晓兰离她远一点,夏子毓也能把自己的事理顺。
    “子毓,现在的问题是她拿了特奖,我父亲那边有点为难。”
    王建华说的艰难,一家人私下里商量是一回事,坦然的说出王广平对夏晓兰的算计,王建华还是觉得耳根发烫。
    夏子毓就不吱声了。
    王家人商量事背着她,现在事情没办好,再说给她听有什么用?
    难道她还能替王广平摆平工作上的事不成!
    等等,这件事如果有人追究起来,王家会不会又像上次补习班一样,让她去承担夏晓兰的报复?
    夏子毓呼吸急促,脸色苍白,抓住王建华的手:
    “建华,我忽然有点不舒服,你陪我回寝室吧,我回去睡一会儿。”
    王建华看她难受的样子就忘了要说的话,着急道:“回寝室行吗?我先送你去校医那里看看!”
    罢了,先不用自己吓自己,等周家替夏晓兰出头的时候,瞧见王家有麻烦,子毓不会坐视不管。
    王建华以为周家会找人对峙。
    王家人都是这样想的。
    以前王建华和周诚同一个大院长大,王广平和周国斌级别相同,王广平复职后对自己的定位出了偏差,他还以旧的眼光去衡量,觉得自己家和周家还属于同一个圈子的。不过是他在农场呆了8年,和这个圈子生疏了,只要重新做出点成绩,他又能融入圈子。
    这样的判断,让他接二连三做出急功近利的行为。
    这样的判断,也让王家人觉得,这件事还有机会辩解——可周奶奶不想听王家人的辩解,周老爷子认为王广平的德行不适合现在的工作,哪里需要和王广平本人知会,周老爷子直接就向上反映了。
    老同志提出的意见上头很重视,当然也不可能周老爷子说什么就是什么,还是找高教司一把手了解下情况的。
    好家伙,司长有一肚子牢骚无处发泄,把王广平同志卖了个干干净净。
    一把手说话还不算,还要问一下王广平的同僚。
    唐副司长吞吞吐吐的,“广平同志很有冲劲。”
    有冲劲是个什么评价?
    做教育工作,需要的不是有冲劲,是耐心细致,是成熟稳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