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章 说书先生张道灵
    红楼是一个复杂的世界,有人认为红楼是神话传说,有人认为红楼是儿女情长,也有人认为是贾宝玉和一群女孩的故事。
    但在张道灵看来,红楼是一个以贾宝玉为主要视角,讲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故事。
    不过,世人有个大大的误解,贾宝玉却不是那补天石转世,补天石是补天石,而贾宝玉是赤瑕宫神瑛侍者转世。
    还有那说不尽的凄楚惆怅,遗憾与哀愁。
    不过,既然张道灵来了,那红楼这个故事可能就会不一样了。
    既然刚刚遇到了癞头和尚和跛足道人,那说明甄家还没有遭难,不过甄士隐是跛足道人要渡化的,那么现在他就不方便掺和进去了。
    想到这里,张道灵忽然有了个好去处。
    这一转眼,便是数年之后。
    话说东南有一处地,名曰:姑苏,有城门叫阊门的地方,是人世间一二等的富贵风流之地。
    这阊门外有条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因地方窄狭,人皆呼作葫芦庙。
    庙傍住着一家乡宦,姓甄,名费,字士隐。嫡妻封氏,情性贤淑,深明礼义。
    家中虽不甚富贵,但本地便也推他为望族了。
    这一日炎夏白昼,甄士隐在书房中看书,不时便觉得有些困顿,伏几少憩。
    忽然,甄士隐朦胧中梦到一处,只见一僧一道站在那里,其中那个道人问道:“你携了这蠢物,意欲何往?”
    只见僧人笑道:“你放心,如今现有一段风流公案正该了结,这一干风流冤家尚未投胎入世,趁此机会就将此蠢物夹带于中,使他去经历经历。”
    那道人道:“原来近日风流冤孽又将造劫历世去不成。但不知落于何方何处?”
    那僧笑道:“此事说来好笑,竟是千古未闻的罕事。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衷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说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道人听完,大声笑道:“奇了,从未闻有还泪之说,想来这段风月故事比历来的还要琐碎细腻了。”
    一旁的甄士隐听的惊奇不已,连忙上去询问:“适闻仙师所谈因果实人世罕闻者,但弟子愚浊不能洞悉明白,若蒙大开痴顽,备细一闻,弟子则洗耳谛听,稍能警省,亦可免沉沦之苦。”
    二仙笑道:“天机不可泄露。”
    甄士隐又道:“玄机不可泄,但方才所说蠢物是什么?可一见否?”
    那僧人笑道:“若问此物,倒有缘一见。”
    说着,取出递给甄士隐。甄士隐接了过来,原来是块鲜明美玉,上面字迹分明,镌着‘通灵宝玉’四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
    正欲细看时,忽听僧人说道:“已到幻境了”,便强从甄士隐手中夺回了玉,然后与道人竟过一大石牌坊,上书四个大字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是: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甄士隐也想跟过去,方举步时,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陷。
    甄士隐大叫一声,定睛一看,只见烈日炎炎,芭蕉冉冉,梦中之事便忘了大半,又见奶母正抱了女儿‘英莲’走来。
    甄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逗她顽耍一回,又将英莲带到街上去看那热闹。
    正在街上走着,忽见从街口那边来了一僧一道,那僧癞头跣脚,那道跛足蓬头,疯疯颠颠,挥霍谈笑而至。
    这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到了他面前,看见甄士隐抱着英莲,那癞头和尚突然大哭起来,向甄士隐说道:“施主,你把这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抱在怀内作甚!”
    甄士隐听了,知道是疯话,也不去理睬他,那癞头和尚接着说道:“舍给我罢,舍给我罢!”甄士隐不耐烦,便抱女儿撤身要进去,那癞头和尚指着他大笑,口内念了四句言词道:
    “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
    甄士隐听得明白,心下犹豫,意欲问他们来历,只听那跛足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
    那癞头和尚道:“最妙,最妙。”
    说毕,二人一去,再不见个踪影了。士隐心中此时自忖,这两个人必有来历,该试一问,如今悔却晚也。
    ...
    却说在扬州城内,有个说书先生,来了七八年了,说的书十分精彩,却又不带重样。
    每日里这位说书先生都在扬州城的一座酒楼,景云楼里说书,扬州城无论富贵老爷,还是才子贩夫,都爱去听他说书。
    久而久之,这景云楼生意大好,竟成为了扬州城内最大的酒楼。
    这一天,众人又汇集在景云楼内外,有钱的进了楼里坐在桌上,喝着酒吃着菜听书。没钱的站在门口,趴在窗边向里张望,虽说人如此多,却并不喧嚣,都安安静静地听那先生说书。
    那说书先生站在台上,身穿青缎绸布衫,头扎景云丝带,面容清俊,气质不凡。
    “上回说道:金莲正手里拿着叉竿放帘子,忽被一阵风将叉竿刮倒,妇人手擎不牢,不端不正却打在那人头上。妇人便慌忙陪笑,把眼看那人,也有二十五六年纪,生得十分浮浪。头上戴着缨子帽儿,金铃珑簪儿,金井玉栏杆圈儿。长腰才,身穿绿罗褶儿。脚下细结底陈桥鞋儿,清水布袜儿。手里摇着洒金川扇儿,越显出张生般庞儿,潘安的貌儿。可意的人儿,风风流流从帘子下丢与个眼色儿。这个人被叉竿打在头上,便立住了脚,待要发作时,回过脸来看,却不想是个美貌妖娆的妇人。但见她黑赛鸦的发鬓儿,翠弯弯的新月的眉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窄星星尖翘脚儿....”
    “等一下,等一下。”
    说书先生说到一半,突然一个身穿锦缎红氅的中年文士站了起来。
    众人正听得入迷,却被人打断,难免心下不喜,纷纷朝那中年文士看去。
    只听那中年文士说道:“先生,大庭广众之下,说的这么细致怕是不好吧?也许有辱斯文。”
    众人听了这话,回过味来,纷纷点头道:“是极是极。”
    那说书先生听了,说道:“这才哪到哪,后面还有更精彩,更细致的...”
    众人一听,不绝心中痒痒,但又不好意思开口叫先生继续说。
    这时那中年文士摇着折扇道:“光天化日说这闺阁密事,这好吗?这不好,先生应该改一改说书之法,正好小生对此有一些领悟,不如先生去我家中详谈,如何?”
    中年文士说完,周围顿时传来一阵嘘声。
    那说书先生闻言,笑道:“那我便换一个来说吧。”
    说着,说书先生一拍惊堂木,清了清嗓子,道:“那我就说说《聊斋》吧。”
    “什么是聊斋?”底下有人问道。
    周围的人立刻斥道:“听先生说便是,问什么问?”
    那人立刻缩了缩脖子,不敢再言语。
    说书先生开口讲道:“话说有位叫‘蒲松龄’的仙人,因在仙界长生不老,所以闲得无聊,写了一部《聊斋》。这《聊斋》内的故事,便是蒲松龄仙人成仙之前在凡间所经历的所有奇诡故事。”
    众人一听竟然是仙人成仙之前的故事,纷纷屏声静气,听着说书先生娓娓道来。
    “这是聊斋中的一篇名叫‘聂小倩’的故事。”
    “话说有个叫宁采臣的秀才,前往郭北县收账...”
    当说书先生说到兰若寺偶遇聂小倩时,听众们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为了增加趣味性,张道灵并未直接讲聊斋原文,而是一半原著,一半电影来讲的。
    当树妖姥姥出场时,在场的人一个个神情紧绷,眉头紧皱,为宁采臣担忧不已。
    而当燕赤霞出场打退姥姥时,众人又都激愤昂扬,满口交好。
    突然,剧情急转直下,树妖姥姥为了对付燕赤霞,竟把小倩许给了黑山老妖,眼看一对佳人就要分别,在场的人不由的破口大骂,甚至面色苍白。
    更有一些听书的姑娘,直接绝望伤心地哭了起来。
    张道灵在说书的同时,还会用法力营造气氛,让听书的人不由得感同身受,好似深陷其中,这也是他在扬州城始终高居说书第一人的位置,从未被模仿着超越的原因。
    当讲到宁采臣誓死不愿放弃,要去黑山老妖那里救小倩,而燕赤霞也愿意同行的时候,整个酒楼爆发出一阵激烈的欢呼声。
    “灭了黑山老妖!”一个壮汉大声喊道。
    中年文士摇头道:“方才先生说,那燕赤霞也不是黑山老妖的对手,只怕要折戟沉沙了。”
    “不,小倩一定要和宁采臣在一起,燕赤霞也不能死!”一个小姑娘眼眶通红地说道。
    随着剧情深入,宁采臣和燕赤霞拼命一博,眼看落于下风,全都要被黑山老妖杀死的时候,在场的听众纷纷发出一声声悲呼,就连中年文士也紧紧地握住了拳头。
    张道灵讲的书,让书中角色的形象完美地展露在他们眼中,就像是亲眼所见,亲身感受一样。
    如果在后世,一定有人能明白,这是张道灵用法力构造幻象,将他讲述的内容呈现在众人眼前。但人们却不会发觉,他们会自然地认为这是自己脑补的画面。
    当最后一刻,燕赤霞怀中的《金刚经》出现,战况一举翻转,击败了黑山老妖,三人逃出阴界时,景云楼内立刻爆发出一阵掌声和欢呼声。
    然而紧随其后的,就是宁采臣和聂小倩的分别,当那生离死别的一幕出现时,所有人都不自觉泪目了...
    哪怕张道灵已经停止了讲述,而现场的听众依旧沉浸在那个诡异危险,凄美怅然的故事之中。